●随笔

  还记得孔卡吗?就是那个曾经的天体之王、八万人之神。他擅长以慢治快、以简破繁、以虚击实,传控技术堪称大师。以至于如今每当上海上港队的进攻组织出现瓶颈,我的父亲都会下意识地怀念起孔卡。

  然而一周前,我的好友,巴西著名记者毛利西奥·萨瓦莱塞却在弗拉门戈队的训练场边,见到了消沉到几近凋零的孔卡。由于长期无缘正式比赛,他只能在对抗训练中与年轻球员为伍。“你很难想象,他曾是巴甲联赛MVP。”毛利西奥略带伤感地说,“现在17岁的小屁孩都能从他脚下断球。”

  我能理解父亲的念旧:孔卡及其代表的风格,与其说是才华,不如说是一种意识形态。他在瞬息万变的场上特立独行得适闲散淡,那是一种属于天才的慵懒,极目千里却又咫尺可及天涯;当然,孔卡在年轻球员面前相形见绌,我亦不觉意外:他很少冲刺,几乎不回追,更不会主动逼抢。这种古典前腰式踢法,已显然与讲究高位压迫的现代战术格格不入。

  我同样念旧,对那些正在或者即将消失的足球时代,有着一种近乎患得患失的复杂情感。我查阅过不少关于传统前腰的资料,奥地利的辛德拉尔,匈牙利的希代古提,巴西的迪迪都是足球战术改革中里程碑式的人物,为之后名声更为显赫的普拉蒂尼、齐达内和里克尔梅,树立了巨人的肩膀。有趣的是,他们和孔卡一样,均以原地传控见长。用现代足球的政治正确性来考量,他们处理球的速度过于缓慢。但或许正因为速度缓慢,才让他们无论身处哪个时代都引人注目。

  他们为什么会速度缓慢?在成千上百页的严肃谈论中,我被一段平实的回答打动。皇马前体育总监豪尔赫·巴尔达诺在评价里克尔梅时提到,“罗曼(里克尔梅)的足球有记忆,他是那个时代的球员,那时生活很缓慢,我们把椅子搬到街上,跟邻居们一起踢球、看球。”

  看似缓慢的速度,实际并非徒劳。在拉丁足球文化中,有“休止”的概念,暂停的一刻或许是在思考,在酝酿一次进攻,又或者是在等待队友接收到自己的灵感。就像同样需要“休止”的乐章,尽管此刻无声,但“休止”参与音乐的创作。正如罗曼·罗兰在《巨人传》中提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最震撼人心的符号,就是曲尾爆裂的延长音后,紧接着突如其来的休止符。

  这是一种浪漫的解释。在人类的近代历史中,浪漫主义却似乎总是与科技乐观主义互为矛盾。在古典前腰消亡的进程中,一个有趣的观点认为,电视转播技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原因是拳击手在电视屏幕中打拳时,出拳命中率为次要,关键是看出拳数量——因为电视要求的是活动状态。一旦屏幕中的活动强度降低,部分观众就会换台。足球比赛中古典前腰的“休止”,简直是收视率的毒药。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节奏超快的英超,会逐渐走上历史舞台。

  高强度渐成主流,灵感便成了足球比赛的奢侈品。当里克尔梅的传球,被电脑屏幕冰冷地分解为箭头、直线和数据时,属于古典前腰的慵懒和神秘感也自然消失。

  那些试图通过想象力而非体力来引导比赛的艺术家,要么在尚且年轻时遭遇强行改造,要么就等着年轻球员从自己脚下,无情抢断。

  □朱渊(曼彻斯特CPM体育管理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