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后,绿地集团已成为集房地产、基建、金融、消费、康养、科创等为一体的企业,业绩实现持续性增长。 企业供图


作为首批获批落户的48家企业之一,绿地在2017年12月率先设立了雄安绿地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企业供图

  绿地坚持以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升级;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29.7亿美元,位列全球企业第252位

  察政策走势、观行业先机,立转型之志,集房地产、金融、基建、消费、康养、科创等于一身;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以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升级,进军科创、医养,打造美好生活,连续7年入围世界500强,诠释从“中国的绿地”到“世界的绿地”。

  率先落户雄安新区

  那一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雄安新区。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安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响应国家号召,共建雄安新区。站在雄安新区的规划蓝图之前,绿地控股集团(下称“绿地”)董事长、总裁张玉良称,绿地将发挥自身多元产业协同效应、资金资本优势,全面助力雄安新区的建设与发展。

  作为首批获批落户的48家企业之一,绿地在2017年12月就率先设立了雄安绿地城市建设有限公司;随后,绿地旗下雄安公司在2018年1月3日正式揭牌,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人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从此揭开了绿地在雄安新区长期深耕发展的序幕。

  “产业协同”是绿地业务布局的显著优势,为了加快雄安新区产业的发展,“雄安绿地双创中心”率先落地。“雄安绿地双创中心”由绿地与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雄安绿地双创中心是由绿地集团牵头开发,携手清华控股清控科技联合打造的双创项目。定位助力全国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工程、新材料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在雄安新区的服务平台。最终形成一个创新创业要素集中、产业集群、人才集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双创产业集聚区。

  “雄安绿地双创中心”总面积近17000平方米。

  此外,绿地还与全国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开展全方位整体战略合作,在雄安新区构建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区及筹划产业引导基金,助力新区发展。

  同时,绿地还与中国建设银行河北分行签署银企合作协议,建行将为绿地在雄安新区的发展提供全面金融服务。

  不仅如此,雄安绿地双创中心开业当天,由绿地控股集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欧亚国际协会联合共建“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莫斯科交大交通学院(雄安)”的战略签约也在现场完成。根据协议,该项目将由绿地控股集团牵头投资建设,开展三方合作办学,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统筹整合中俄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领域全方位合作,为雄安新区整体的教育水平贡献力量。

  从双创产业到引进国际化的教育资源,成立一年的时间里,绿地不仅诠释了“绿地速度”,而且为雄安新区的建设起了排头兵的作用。

  想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秉承这一理念,张玉良称:“绿地以实际行动和实际能力,精准响应国家战略,正式投入雄安千年大计的建设当中。”

  聚焦产业集群

  不仅是雄安新区,绿地也加大了在京津冀区域的布局,引进科创产业、医养产业、特色小镇,全面发挥产业协同的优势。

  在住宅布局上,截至目前,绿地在京津冀区域内的开发项目已经超过30个,已进入北京的9个区,以及天津静海、蓟州和河北石家庄、保定,以及廊坊管辖的香河、大厂等区域,完善了环北京区域布局。

  对于京津冀的发展思路,绿地已经从散点的项目布局转化成整体的产业集群布局。而这种发展思路的改变也为京津冀区域产业的发展、人才的集聚、配套的成熟带来直接的推动作用。

  以北京大兴智汇城为例,依托大兴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和生物医药基地的双核驱动发展的定位,绿地将大兴智汇城分为四个板块,包括产业综合服务区、国际大健康合作产业园、康养资源主题区、空港总部商务示范区,这也凸显了绿地在产业集群方面的优势。

  此外,近年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绿地也在加大环北京区域布局的速度与力度。以承德双滦科技城项目为例,该项目位于河北承德市主城区内,业态涵盖住宅、商务写字楼,试图构建数字科技创作、电子信息科技、智能装备研发为驱动的产业集群。

  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以新兴产业为基础的特色小镇成为大势所趋。也正是出于对市场需求和趋势的敏锐洞察,绿地在去年年初提出“智慧健康城”和“文化旅游城”等大盘开发模式的小镇战略,针对特大城市或大城市群的产业溢出、人口溢出,投资启动特色小镇大盘项目。

  据了解,绿地已经在河北保定和大厂分别启动特色小镇项目。其中,保定小镇靠近白洋淀景区,受到雄安新区的利好,打造方向是集文化、艺术、科技、创展为一体。而大厂的特色小镇项目拟打造中国出版传媒融合发展基地。

  为了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区域产业创新,绿地集团于去年6月通过整合旗下房地产事业部、综合产业集团、社会战略合作商及政府相关公共服务资源,成立绿地集团京津冀区域管理总部。

  一年多来,京津冀区域管理总部加速产业新城布局,坚持产业立足、宜居宜业并重。以增强绿地在京津冀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内多产业统筹管理、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价值联动,获取更大溢出效应。

  未来,绿地集团京津冀区域管理总部将重点发展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城市综合开发产业集群、消费及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和金融投资产业集群间的协同发展和统筹管理,加速了大健康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快速培育和发展,促进了业务资源、信息资源、项目资源的互动互通。

  “航母”转向

  在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同时,布局多元化产业,绿地已历经了多年的转型之路。张玉良把绿地的转型比喻为一艘航母的转向,这就意味着,这样的转型并非朝夕可就的,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经历一个完整的转型周期。

  经过深度转型之后,今年上半年,绿地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各项多元化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绿地发布的公告显示,上半年,绿地房地产主业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627亿元,同比增长22%,合同销售面积13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回款1476亿元,同比增长36%。同时,上半年,新增房地产项目储备60个,土地面积约1168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约2489万平方米,总地价约464亿元,新增货值接近3000亿元。

  据了解,高铁新城战略是绿地房地产主业紧抓深度城镇化红利、抢占新周期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抓手。为对接高铁经济的市场需求,绿地推出高铁时代的全功能微型城市体“绿地城际空间站”。其以全国高铁站前地块为载体,将高铁站、居住、商务、会展、商业、教育、医养、旅游等诸多业态进行融合。

  张玉良指出,在高铁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绿地凭借多年城市综合开发运营经验,对接高铁经济的市场需求,塑造全新项目品牌“绿地城际空间站”。

  “绿地城际空间站”是高铁时代的全功能微型城市体,以全国高铁站前地块为载体,将高铁站、居住、商务、会展、商业、教育、医养、旅游等业态融合,全面解决入驻企业及人群的衣食住行、娱教商办医等全面需求,并以国内一线水准的功能与服务标准,打造全国同步、全国共享的工作环境与品质生活。

  截至今年上半年,“绿地城际空间站”已布局国内17座高铁城市,成功获取了安徽宿州、广东阳江、重庆万州、湖南长沙及株洲、江西赣州及萍乡、湖北咸宁、四川宜宾等一批低成本、高杠杆、大潜力的战略性高铁站项目。今年6月,全国首批四个“绿地城际空间站”项目入市获热捧,热销近5000套,销售总额超过35亿元。

  大金融产业方面,今年上半年,绿地围绕资金端和资产端,聚焦市场化融资募资并取得明显成效,成功参与寒武纪、蚂蚁金服等市场热捧、潜力较大的股权投资项目。而对于大消费产业,绿地主动承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高起点规划建设“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等一系列战略布局。

  张玉良认为,未来还会有更多产业发展的机遇,包括深度城镇化的红利、经济分化带来的空间、大规模扩大进口的利好,这些历史性机遇都将助推绿地实现长足发展。

  主动拥抱“新物种”

  在三大产业的基础上,去年,绿地在其转型业务上新增了“康养产业”和“科创产业”,如今,这两大产业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根据绿地康养产业战略规划,绿地康养将依托绿地房地产主业优势,致力于医疗产业、养老产业、健康管理产业发展,通过商业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大数据驱动的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为纽带,打通医疗体检、旅居养老、健康保险、智能设备等健康产业上下游,建设一流的大健康产业生态平台,打造中国一流的健康品牌,树立健康行业服务标杆,成为国内健康产业领军企业。

  绿地康养产业的主打产品“康养居”目前正在全国适合的重点区域稳步推进,康养居酒店首期将落子上海、武汉两地,三亚、成都、济南、郑州等地酒店也将于2018年内投入运营,计划两年内在全国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及周边、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开工100家,五年内在国内外形成500家连锁,计划总投资200亿元。

  今年上半年,首批康养居酒店已在武汉汉南、成都郫县成功交付使用,已列入计划项目52个,今年年内可交付项目有望达17个。

  同时,在科创产业方面,绿地分别与雄厚科研实力的高校例如复旦、交大和同济成立合资公司,建立科创产业园,从资本、金融服务上对科创项目进行支持,提供平台和全方位的服务,来壮大科创产业和企业。

  在过去两年间,绿地科创中心分别在西安、郑州、南京、宁波等城市落地。按照绿地科创的规划,绿地科创产业资源是科创园区的核心,在完善高新科技企业资源库的基础上,会紧紧抓住园区载体的拓展,充分依托集团房地产主业,力争三年内在长三角区域及全国其他重点地区落地一批高质量科创园区。

  此外,绿地还积极投资科技板块中的独角兽企业,抢占市场先机。5月,绿地战略投资3亿元入股深兰科技,成为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同时,双方拟合资组建由绿地集团控股的绿地深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和绿地深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展人工智能建筑和机器人智能科技。

  “大企业需要主动拥抱现代科技,传统企业运用新科技将是新的物种,可实现新的腾飞。”张玉良称:“谁能抢抓科技创新机遇,谁就能进化为‘新物种’并实现领跑。”

  成长为“世界的绿地”

  集房地产、金融、基建、消费、康养、科创等一体,绿地的转型升级带动了业绩的增长。

  不久前,《财富》杂志公布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绿地集团以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29.7亿美元的骄人业绩,位列全球企业第252位,连续7年入围,排名较去年上升25位,创历史新高。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绿地的业绩也实现了持续性的增长。7月19日晚,绿地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总收入1581亿元,利润总额117亿元,较去年分别增长25%和40%。

  “上半年,绿地针对性提出了提高站位、提升标准、压实责任、强化执行的具体要求,进一步自我加压,房地产主业及多元产业在持续转型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张玉良表示,绿地新一轮转型已在路上,除了各项产业在发展能级、盈利能力、行业地位等层面的再升级外,最大特点就是绿地将全面拥抱科技创新实现升级。

  今年下半年,绿地表示,将力争全面超额完成2018年度业绩目标,包括房地产主业合同销售金额超过4000亿元,实现“主要业绩指标都实现10%-15%的增长,这也是绿地中长期稳健发展的业绩增长基调。”

  对于未来绿地的目标定位和发展前景,张玉良表示,绿地正努力成为一家主业突出、多元发展、全球经营,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并在房地产、金融、基建、消费、康养、科创等若干行业具有领先优势的跨国公司,真正从“中国的绿地”成长为“世界的绿地”。

  ■ 企业感言

  打造行业、资本市场“双龙头”

  ●绿地集团相关负责人:

  今年上半年,绿地紧紧围绕“提质量、稳增长、强支撑、出亮点”的全年战略主线,抓住中国经济基本面平稳向好、深度城镇化红利持续释放等机遇,上半年一方面有效降负债、去杠杆,另一方面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同时通过拥抱科技创新掀起了新一轮转型。

  下半年,机遇大于挑战,除抢跑科技创新的机遇外,绿地还将着重把握:第一,深度城镇化的红利。以城市群建设、区域一体化、高铁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转移人口加速落户为基本特征的深度城镇化持续推进,为企业深入推进发展和转型提供了市场载体。第二,经济分化带来的空间。在经济社会总体迈向更平衡更充分发展的过程中仍然蕴藏着大量商机。第三,大规模扩大进口的利好。大规模扩大进口势在必行,高规格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较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等,借力“新零售”,绿地大消费产业特别是进口商品直销正面临大有可为的机遇。

  在上半年的基础上,绿地将不断巩固并提升公司第一梯队的行业地位,实现中长期规模稳定增长、效益快速增长,全面打造行业、资本市场“双龙头”。

  大事记

  1992年7月

  伴随着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春风,绿地开发总公司正式成立。

  1997年3月

  绿地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功完成改制,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007年7月

  绿地进入天津,开始京津冀的布局;两年后绿地正式进入北京。

  2013年8月

  绿地集团宣布,其通过全资子公司认购盛高置地,扩大股本后的60%交易正式完成,标志着绿地集团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2015年6月

  绿地集团以反向收购方式借金丰投资的壳成功上市A股。

  2018年7月

  绿地集团连续七年入选《财富》杂志公布的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位列全球企业第252位。

  B特30-B特3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