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云南作家吴然入选小学生语文课本这篇《走月亮》让人仿佛置身于秋夜月圆之夜的田园画卷,金色的月光洒满周身,作者和妈妈走过的是诗意童年真挚的情感。实际上在中国南方,曾经不少地方都有着中秋“走月亮”的习俗,那时江南的风俗更盛,在河水悠悠数不胜数的水乡,走月亮的新名字叫“走三桥”,在少水少河的旱地,走月亮就成了“走百病”,求的都是在中秋之月沐浴月光后能够在今后的日子平安顺遂。如今呢?这个吴地的习俗随着光阴远去了,只留在年轻人儿时的回忆里。

 

只有在清朝宣统年间的报刊里,才能找到走月亮的景象。受访者供图


趁着中秋之夜的月光去出去遛弯可是有据可查的习俗。据清代道光年间记录节令习俗的著作《清嘉录》记载,“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

 

曾有诗歌写道,“木犀球压鬓丝香,两两三三姐妹行。行冷不嫌罗袖薄,路遥翻恨绣裙长。”讲的是月圆之夜年纪轻轻的姑娘们三两成行,节日里兴高采烈的心情早就无暇顾及自己在秋夜里穿少了衣服,沿街渐行渐远反而懊恼身上那些花枝招展绣群太长扰乱了步伐。可见人们在“走月亮”的兴头儿上,衣薄华服也就都不叫事儿了。

 

而到了水乡吴地,丰富的水系环境,自然造就了桥梁众多,“走月亮”到了这里也就成为了“走三桥”,除了中秋,更是“老上海”们曾经元宵时节的保留项目。吴语研究专家钱乃荣老先生曾经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老上海月圆之夜“走三桥”是很有讲究的,“大多会选择走学士桥、长生桥、如意桥,因为这三座桥名称寄寓——事业、长寿、吉祥,犹如‘福禄寿’三星一般护佑人生。”

 

而在如今大多数的年轻人看来,无论是走三桥还是走月亮,似乎已无关于过节期间“图个吉利”,现在已经都成了儿时和家人团聚有关的回忆。

 

已过而立之年的小陈是吴地江苏无锡人,现在每到中秋想起的是自己七八岁时,跟着爷爷带着弟弟妹妹趁着月色去走三桥,无锡的通惠桥、亮坝桥和大洋桥是在小陈脑海里与中秋关系密切的三个关键词。“当时中秋吃完饭,我们跟着爷爷的脚步,去跨过一条又一条的长河大桥。后来爷爷去世了,我还住在无锡,但再没有去走过三桥。”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