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看到的,是拍者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的摄影师系列对话。

这一周,我们将用五位摄影师的影像与口述,与大家一起探寻逝去的社会风貌,梳理这些年的家国变化。



今天,拍者君为大家带来的是与摄影师胡武功的对话。




个人简介

胡武功,1969年正式从事摄影工作,现任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40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摄影的改革与进步。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积极推行纪实摄影,主张用摄影关注现实,记录历史,揭示人性。

先后发起和参与策展《艰巨历程》《中国人本》《中国民间体育》《中国纪实摄影20人 》《丝绸之路》等大型摄影展,并主编(合作)出版画册。出版文集《摄影家的眼睛》《中国影像革命》《影响的力量》。出版摄影画册《胡武功摄影作品集》《四方城》《西安记忆》《藏着的关中》等。

作为总策划人与央视合拍22集大型高清系列纪录片《时代写真·时光》。

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2004年当选年度摄影学科优秀学者,入选《中国学术年鉴》;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07年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您作为一名与共和国同龄的纪实摄影师,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变化。如果让您为自己这些年的影像题材进行分类,您大致会分为几类,为什么?


我的摄影大致就是两大类,一类是陕西以内的,另一类是陕西以外的。陕西以内的这些东西,我再将它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藏着的关中》。因为我是关中人,我将自己对关中近五十年的记录整理出版成这本书。书中着重描述的也是富有关中地方特色的百姓生存状态、帝陵、麦客和宗教信仰等。


△ 1985年,新郎。


△ 1986年,杀猪。


△ 1987年,剃头。


△ 1997年,走镰的麦客。


△ 1997年,照相。


△ 1998年,戏子。


△ 2006年,村头。


第二部分是《四方城》。“四方城”就是我生活的西安,书中描述了我在西安城墙两边看到的故事,西安城市人的生活。


△ 1995年,美容不误打电话。


△ 1996年,棚户区的俯卧撑。


△ 2000年,拜金的人。


第三部分是《老榆林》。榆林位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会地带,同时又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会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的人的生活非常有特点。


△ 1982年,行进在风雪中。

△ 1982年,山村情侣。


△ 1986年,陕北农民。


△ 1986年,喝酒可以没菜,不能没有“拳”。


△ 1986年,民间腰鼓。


● 在您的镜头里,这些年陕西百姓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主要体现在90年代前后,90年代后,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个人素质、审美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


△ 1986年,按照传统风俗,新娘出嫁大都骑马或毛驴。


△ 2008年,街上人车如织。


90年代以前农村小姑娘进城,因为不会化妆,脸是白的,耳朵和脖子后的皮肤都是黑的,黑白界限分明。她们爱美,但不知道怎么美。


上世纪90年代后尤其2000年后,你看农村进城的姑娘们,会化妆了,脖子和脸的皮肤颜色是一样的,她们知道了要慢慢过渡,不能黑白分明。


△ 1996 年,街上流行松糕鞋。


再比如以前男孩子戴蛤蟆镜、穿西服,会故意露出它们的标签。但现在不会有人再这样做。因为现在人们对美的欣赏能力提高了,不再单以物质的昂贵为美。


● 在《陕西日报》做摄影记者给您带来了什么?您的《洪水袭来之际》被称作“开中国自然灾害报道先河”,能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我形容自己是“借庙修道”。《陕西日报》像一座“庙”,他给我“修道”提供了一个平台,我想做个“真和尚”(摄影师),没有“庙”就名不正言不顺。有了这个平台,我就可以去社会各个角落采访、拍摄和记录。


△ 1983年7月31日下午,民警指挥灾民疏散。


△ 1983年7月31日下午,安康市西关市民自救。


△ 1983年7月31日下午,安康市西关被淹。


△ 1983年8月1日上午,逃生的母亲在广播站楼上喂孩子。


△ 1983年8月1日上午的安康市。


△  1983年,被救出的灾民。


△ 1983年8月4日,安康市街头,人们正在运送尸体。



△ 1983年8月,在洪水中被冲到民房上的船。


《洪水袭来之际》是我1983年在安康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时拍下的,那次是自己主动去采访。7月31日下午拍完,晚上8点全城就被淹了。我被当地的媒体朋友拉到广播电台的楼顶上才逃过一劫。


△ 《洪水袭来之际》。1983年7月31日,安康市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民警李安飞和战友正在抢救受灾群众。


8月2日,我一回单位就立刻冲洗照片、递交领导。但值班的老总并不喜欢这些照片,问我有没有“市场恢复和形势大好”的正面照片,这让我很生气。于是我连夜冲洗了3套,给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各寄去一套。最后《中国日报》以头版大图的形式刊登了这张照片。


△ 1983年8月8日,《中国日报》在头版发表《洪水袭来之际》。


● 谈谈您对纪实摄影的理解?中外纪实摄影有何不同?


我对纪实摄影概念的理解有两个过程。我最早的时候认为:凡是那些记录和拍摄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像,凡是关注普通人生存状态、揭示人性的影像,就叫纪实摄影。


△ 1982年,赶集。


△ 1986年,石匠。


△ 1990年,村会。


△ 1996年,整理硬化打麦场。


1997年,我在对国内外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进行研究之后,完善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纪实摄影是:从人道主义出发,去拍摄那些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反映普通老百姓生存状态的、揭示人性并实现了人文关怀的影像。


△ 2001年,小煤窑的矿工。


△ 2007年,牧羊女。


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纪实摄影的外延在不断扩大,它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那个概念只能指二十年之前的影像,不能涵盖现在的了。


我在《论纪实摄影》这篇文章里谈到了国内外纪实摄影的不同点在于:外国摄影师常常在拍摄事件的过程中展现人性,而中国纪实摄影则是在日常生活中展现人性。


中外纪实摄影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揭示的是中国人长期积累下来的文化心理上的矛盾和差异,而他们大都是在偶然事件中捕捉。


△ 2002年,看热闹。


△ 1984年,独子时代。


△ 2010年,两代人。


● 中外文化的交流对我国纪实摄影产生什么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传播更加全球化,使中外文化有了交流的可能。这种交流使我们茅塞顿开。我们知道了哪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哪些东西是可以拍的,哪些东西是必须拍的。


这种交流很重要,它让我们知道世界范围内的影像发展到了什么阶段,让我们中国摄影师拓宽了眼界。


△ 1967年,停课,小学生开心跳皮筋。


△ 1989年,监狱里的迪斯科。


△ 1984年,自斟独饮的老人。


△ 2005年,旗手。


● 聊到您,就绕不开“陕西群体”,1986年10月,你们举办了《西北风》摄影展,这阵“西北风”给中国摄影刮来了什么?


1982~1986年间我们开了三期研讨会,《西北风》是我们1986年开“摄影理论研讨会”的时候,为了向全国的理论家推出自己的作品和观念而举办的。


△ 1986年,陕北,“陕西群体”合影(左起:侯登科、于德水、石宝琇、南康宁、胡武功、潘科、焦景泉),李胜利摄。


这次会上,除《西北风》展览外,我们还发表了几篇论文,包括《现状与思考》(秦言)、《一面待树的旗帜》(胡武功)、《独立艺术的独特造型》(石宝琇)、《摄影艺术内容与形式的若干问题》(潘科),这四篇文章在今天看来还有它的现实意义。


《西北风》展览诠释了我们的理论观念,在当时的中国摄影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陕西群体”对中国纪实摄影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1988年3月,由您参与组织、策划的《艰巨历程》首次将新中国成立后的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以及摄影创作分开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您觉得这次展览对中国摄影有什么意义?


它对中国摄影的意义可以用几个“第一”来说明:


它第一次通过以往的照片直面我们的历史,告诉人们我们要正视历史;它第一次推崇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不歪曲事物本来的内涵;它第一次将中国摄影进行分类。


我们允许艺术创作的虚构,但这在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中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必须按照不同事物的内在规律去做事,而不是用一个标准解决所有事情。


△ 1974年,陇县民兵批判资本主义倾向 。


△ 1976年,西安民兵武装泅渡 ,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十周年 。


△ 1973年, 部队拉练途中野炊。


△ 1977,户县农民配合运动在自家墙上画宣传画。


● 作为资深策展人,您觉得什么样的影像值得入选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的展览?


我觉得应该是真实反映这个国家、人民精神面貌和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作品,这才是有价值的作品。


△ 1981年,穿喇叭裤、跳迪斯科成为青年引导时尚的标志。


△ 1985年 ,过去被禁止的烫发、美容在城乡逐渐被恢复。


△ 1986年,“官帽”是一种玩具商品。


△ 1989年,买奖券。


△ 1990年,奖券是彩票的前身,花两元钱就有可能获得一台洗衣机 。


△ 1993年,全国范围取消“票证经济”后,粮油敞开供应,市民再也不用每月从指定粮店购买二十七斤半的口粮了。


△ 2001年,西安市首家麦当劳开业。


△ 2003年,“非典”时期。


△ 2008年,废弃的磁卡电话亭。


△ 2018年,员工在店铺开业前做早操。




采写  新京报记者 陈婉婷  摄影  胡武功

编辑  陈婉婷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