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海阳)2月13日晚间,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发布通告称,由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制备的治疗性新冠特免血浆制品已经投入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该通告中提到,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十余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浆治疗,临床反映,患者接受治疗12至24小时后,实验室检测主要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血氧饱和度、病毒载量等重点指标全面向好,临床体征和症状明显好转。

 

2月14日,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位负责人刘仁(化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接受血浆治疗的患者病情在好转,他希望有更多新冠肺炎康复患者能够捐献血浆。除了治疗外,这些捐献的血浆还能为疫苗开发提供宝贵数据。

 

患者接受血浆治疗后状况好转

 

新京报:首批接受血浆治疗的患者疗效如何?

 

刘仁:在接受治疗前,这些患者的状况很糟糕,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我们尝试性地采用血浆治疗这种方式,说通俗点就是“死马当活马医”了。采用血浆治疗之后,这批患者的病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精神状态和进食状态也在好转。此前,新冠肺炎病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呼吸困难,现在患者们觉得呼吸通畅了,体温也降了下来,肺部炎症相关的指标开始下降了,但是还没有到康复标准,不能太过乐观。

 

新京报:从治愈者捐献血浆到制成可以输入的血浆制品,要经过怎样的流程?

 

刘仁:捐献者每次捐献的血浆量大约在300ml左右,足够一人次即一个病人的一次治疗使用。之后,我们会将血浆送到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他们首先会检测血浆中还有没有新冠病毒,之后对血浆进行病毒的灭活处理;下一步,对血浆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常规传染病检测;最后,检查血浆的抗体滴度(注:病毒滴度即病毒悬液的浓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另据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宣传科回复,血浆治疗是按照输血的常规操作流程进行血浆的静脉输注,其他治疗手段按此前继续维持。每个病人的输注次数因人而异,视第一次输注后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新京报:合格血浆的抗体滴度应该在多少范围内?

 

刘仁:我们现在暂时认为,抗体的滴度不能低于1:320,也不能高于1:1000。如果太低的话没有疗效,如果太高的话可能说明血浆的抗体能力太强,担心它会引起患者的炎症风暴。

 

呼吁更多治愈者捐献血浆

 

新京报: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最初是如何开展临床血浆治疗的?

 

刘仁:前期我们没有大张旗鼓地发布招募广告,只进行了小范围的捐献者招募。第一批捐献者有30多人,经过筛选甄别后,有20多人捐献了血浆。2月11日,我们获得了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后,开始公开招募捐献者。

 

新京报:血浆捐献者会有顾虑吗?

 

刘仁:有的患者一开始答应捐献血浆,后来反悔了,担心对自己的身体有负面影响。事实上,血浆的生长周期不像血细胞那样长,在增加营养的条件下,血浆的补充周期只需要几天。捐献血浆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接受。

 

新京报:是否鼓励治愈者多次捐献血浆?

 

刘仁:血浆制品的制备过程非常漫长,我们现在康复病人相对较少,血浆也少,因此,我们呼吁康复者们能捐献的一定要来捐献,既可以到湖北省人民医院的献血屋,也可以来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除了有可能的治疗效果外,治愈者的血浆还可以为疫苗和特异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打基础,提供数据。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捐献。不过,对于已经捐献过血浆且有再次捐献意愿的治愈者,我们要考虑到他的病才刚好,并不鼓励他连续来捐。

 

新京报记者 海阳

编辑 王婧祎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