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已经与差评达成一致,接受差评主动退还投资的决定;另一投资方云启资本表示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新京报讯 (记者梁辰 实习生 刘成硕)5月28日,公众号“差评”在“抗争”数日后宣布,与A轮领投方腾讯达成一致,主动退还相关投资,但并未就此前饱受指责的“洗稿”行为,做出直接回应。

  昨日,腾讯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不过参与此轮投资的云启资本表示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腾讯接受差评退还投资的决定

  “差评”不到250个字的声明称,上周起,团队已持续展开自查与反思,并认为在完成新一轮版权规范之前,不适合接受腾讯投资。团队将努力独立发展,并吸取教训,在版权和原创领域,承担更大责任。

  28日,腾讯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称“我们已经与差评达成一致,接受他们主动退还投资的决定。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尊重和保护原创,持续推进和优化保护原创措施,为创作者提供更大的空间。”

  此外,新京报记者还向参与差评该轮投资的另一投资方云启资本求证,其表示“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差评的融资事件对内容创业融资影响几何?

  多位投资者向新京报记者表示,针对内容投资前的调查会更加严格。其中,一位投资机构人士告诉记者,内容创业投资本来就已经越来越难,其压力和风险主要是变现和监管。

  不过,也有自媒体创业者告诉记者,“差评”只是一个被拉出来的典型案例,并不会影响投资者对其他内容创业的判断。“差评”一事最终可能到此结束,“洗稿”是否侵权仍需监管机构从政策入手,完善现有规则。

  差评并未承认有关洗稿指控

  就在五天前,5月23日,“差评”宣布完成由腾讯TOPIC(腾讯兴趣内容基金)领投、云启资本跟投的A轮融资,融资额达三千万。在这之前,“差评”曾获得包括种子轮、天使轮和Pre-A轮三轮融资。截至目前,“差评”并未完整披露融资总额。

  腾讯公司公关总监曾对外解释称,这是一次业务部门级的投资,而非公司级,但由于这是腾讯在科技新媒体的首笔投资,格外引人关注。宣布仅过一天,24日,自媒体人“三表”就发布评论指责腾讯此次投资会助长不良之风,随后多家媒体质疑“差评”通过“洗稿”的方式抄袭。

  24日晚,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做出回应,为效率曾下放小额投资给业务部门,但目前来看是业务部门没有做好尽职调查。当日23时,腾讯发布声明,将重启更加严格的尽职调查程序,如与保护知识产权原则不符,将协商退股。

  “三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其最初目的只是希望文字工作者(团队)回到尊重原创,尊重创造价值的轨道上来。相信腾讯会拿出更完善的保护原创者的措施,但同时希望差评向被“洗稿”的原创者说一声抱歉。

  但对于此前的洗稿指控,差评并没有承认,只回应称团队在采编生产流程上存在不严谨之处,向霍炬、“Pingwest(品玩)”等自媒体方致歉,并承诺改善。

  事实上,现阶段内容创业者最担心的不是抄袭,正是“洗稿”,因为现有法律无法鉴定“洗稿”就是抄袭。对此,传媒法专家魏永征曾在《新闻记者》撰文探讨。他认为,洗稿之所以难以界定在于它是对作者思想性的侵犯,“而现行的版权保护只及于表达,不涉及思想”。

  此前新京报记者曾采访过政协委员、资深出版人聂镇宁,他长期为新闻版权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奔走。聂镇宁表示,当前实行的《著作权法》是在2010年完成的二次修订,但时事新闻并不在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内,另外,新媒体和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后出现的版权问题,法律也没能跟上。而关于新闻版权的纠纷,最难之处在于取证,并且侵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好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