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维城)陌生人频繁出入小区,成都业主发起民宿“驱逐战”,共享住宿行业发展如何引导与规范?9月19日,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中心组织召开“引导和推动共享住宿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建立适应共享住宿新业态的监管机制和模式,建立共享住宿平台的自律机制,在共享住宿领域建立起用户安全至上的保护机制,成为讨论焦点。

  共享住宿面临法律地位模糊的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7 我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约 145 亿元,比上年增长 70.6%;参与者人数约为 7800 万人,其中房客约 7600 万人;主要共享住宿平台的国内房源数量约 300 万套。此外,2017年我国共享住宿融资额约为 5.4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约180%。

  “民宿和共享经济不完全是一回事,经营性的民宿和非经营性的民宿有区别,经营性的民宿需要资质门槛审核,非经营性的民宿是分享经济,分享经济本身是民事行为,既然是民事行为商业的门槛可能没有必要。”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共享住宿一定要区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

  共享住宿是互联网在传统住宿领域深化应用形成的新业态、新模式,与传统房屋租赁业和旅馆业的运营有很大的不同。与其他共享经济新业态一样,共享住宿也面临法律地位模糊的问题。该不该 管、谁来管、如何管、管什么等一系列难题也在一定程 度上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与会专家认为,“现行旅游法、物权法中的有些规定能否套用在共享住宿领域,还有待商榷。”

  政府部门需要转变监管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治理能力。平台企业更应该注重履行社会责任,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好社会效益。未来共享住宿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平台企业、用户(包括房东和房客)等所有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

  共享住宿行业应该提及游客教育

  近期以来,民宿噪音扰民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城市也发起民宿“驱逐战”。“高质量的发展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靠我们怎么样去引导游客文明的住宿和住游,游客教育也非常重要,未来共享住宿行业也应该提及我们游客的教育,不能说住到别人家里之后,也像酒店一样可劲造,需要保持对主人最基本的尊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蔡红认为。

  从行业规范发展的角度看,爱彼迎、小猪短租、途家网、美团榛果等平台企业都表示积极拥抱行业监管,在用户信息查验、审核、入住安全保障、信息共享方面注重不断加强政企合作和企业间合作,未来会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推广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智能入住系统。

  针对共享住宿的新特点,上述平台企业代表认为,一些针对传统的酒店管理的事前审批许可的管理模式很难照搬套用,建议政府应该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作为企业,一方面非常愿意充分发挥平台在数据、技术应用方面的优势,配合好政府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此外,行业还要加强平台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安全保障和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从房屋核验、房东房客审查、安全入住、服务规范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中心预计,到 2020 年,我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有望达到 500 亿元,共享房源将超过 600 万套,房客数将超过 1 亿人。

  “共享住宿与网约车都起步比较早,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问题。网约车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他处理好的经验,包括在发展过程中甚至一些教训,可能对共享住宿都值得研究借鉴。”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新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