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林子 赵毅波)位于青海格尔木的钾肥行业两大寡头正在双双陷入困境。继青海首富肖永明旗下的藏格集团资金持续紧张后,青海大型国企盐湖股份(即*ST盐湖)也出现债务问题。


*ST盐湖最新公告称,泰山实业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


*ST盐湖表示,如果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败,公司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


盐湖股份始建于1958年,是青海省省属大型上市国有企业,主要从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钾肥工业生产基地,*ST盐湖拥有500万吨/年钾肥生产能力,产能位列全球第四位。


藏格集团与盐湖股份均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资金困局待解。截至2018年年末,藏格集团债务总额高达187.32亿元。藏格集团已经出现短期流动性困难,面临金融及证券机构的集中还贷、补仓和利息支付压力。


8月19日,新京报记者致电*ST盐湖证券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接受采访。


“盐湖和藏格现在所面临的都是资金周转困难,还有矿产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品质下降的问题”,卓创资讯钾肥分析师李峰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最近几年,藏格因为矿和整改的问题,上半年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而盐湖则受到镁、锂产品拖累出现亏损。对于行业未来发展,李峰建议扶持大型企业、进行资源整合。


盐湖股份一位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公司出现债务问题和主营业务关系不大,主要是近年来新上项目投资额过大,加上金融去杠杆导致的融资渠道紧张,公司今年仍然可以通过增产来保证现金流。现在公司寄希望于重整,只要投资人进入,公司还是能解决债务问题的。


*ST盐湖面临破产风险 已连亏2年


作为此番重整的关键利益方,泰山实业是盐湖股份的长期合作伙伴。


*ST盐湖表示,自2013年以来,申请人与公司一直保持良好的经营业务往来,签订了多份业务承包合同与劳务用工合同,约定由申请人向公司多个项目提供设备维护检修、职工餐饮劳务等服务。相关合同签订后,申请人均已按照合同约定如期履行了其全部合同义务,公司应按约付款。但截至2019年7月9日,经申请人多次进行债权催收,公司仍欠付申请人劳务款439万元。


2019年7月15日,申请人向公司发送《债权催收函》,要求公司于2019年7月31日前偿付上述债务。2019年8月1日,申请人收到公司《复函》,公司确认所负欠款与金额全部属实,但由于公司目前面临一定的经营困难,资金短缺,无力支付申请人主张的439万元到期债务。截至目前,公司仍未向申请人清偿上述债务。


*ST盐湖在公告中表示,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公司将依法配合法院及管理人开展相关重整工作,并依法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


公告称,如果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败,公司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


在被申请重整背后,盐湖股份已经持续性亏损。


数据显示,*ST盐湖从数年前就开始业绩下滑。2016年,*ST盐湖实现营业收入103.64亿元,同比下降4.76%,实现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下降38.95%。


到了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99亿元,同比小幅上升12.88%,但归母净利润却为-41.59亿元,由盈转亏,同比大幅下跌1318.77%。


2018年,*ST盐湖情况稍有好转,但依旧亏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9亿元,同比增长52.9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4.96亿元,同比增长15.94%。


*ST盐湖在2018年年报中表示,主要业务板块分布中,氯化钾业务、碳酸锂业务为公司报告期利润的主要来源,镁板块、化工板块报告期亏损较大。


在2018年,公司称,因国家环保力度加大,下游天然气需求量增加,导致企业天然气使用量供应减少,全年没有满负荷运行,尤其在进入取暖季节,一、二期装置只能保证一套装置在30%运行负荷,低负荷导致固定成本占比上升,产品单位成本高于市场售价,导致亏损7.69亿元。


“*ST盐湖是受到了镁、锂等产品拖累,一直处于亏损阶段。钾肥是赚钱的,但填不上化工亏损的窟窿”,中宇资讯钾肥分析师李峰向新京报记者介绍。


藏格集团去年业绩大幅下跌


作为同样位于青海格尔木的钾盐行业巨头,藏格集团的日子也不好过。


公开资料显示,藏格集团下属公司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也主要从事氯化钾的生产和销售,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氯化钾行业第二大生产企业。


这家子公司前身为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始建于2002年11月。2013年8月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注册资本8亿元,主要生产经营“蓝天牌”氯化钾和“航空牌”氯化镁两大产品,其中氯化钾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吨。截至2015年底,公司总资产52.84亿元,净资产29.2亿元,拥有盐湖开采面积724.35平方公里,员工一千九百多人。


全国法院执行信息平台显示,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将西藏藏格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列为被执行人,立案时间为2019年7月9日,案号(2019)青01执400号。


数据显示,藏格集团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3.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69%;营业利润11.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1.9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132.7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2.94%。2018年藏格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9亿元,上年同期为-2.15亿元。


截至2018年年末,藏格集团资产总额为281.86亿元,负债总额为187.3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46%。


藏格控股此前曾表示,自2018年以来,国内金融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受金融去杠杆等政策影响,公司控股股东西藏藏格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现短期流动性困难,面临金融及证券机构的集中还贷、补仓和利息支付压力。


资金风波之际,藏格集团旗下藏格控股也面临监管压力。


6月21日,藏格控股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藏格控股表示,在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钾肥双寡头双双陷入困境 行业发展迎变局


“盐湖和藏格现在所面临的都是资金周转困难,还有矿产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品质下降的问题”,李峰表示,最近几年,藏格因为矿和整改的问题,上半年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而盐湖则受到镁、锂产品拖累出现亏损。


根据李峰的了解,2017年前后,我国出现了矿业过度开发的情况,国家开始提倡限产保矿,每年都进行环保检查、淘汰落后产能,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最近几年钾肥行业也不景气,企业整体利润也不高,企业经营状况不好,“青海盐湖周边中小型生产企业多处在停产歇业状态”。


*ST盐湖在年报中也指出,进入2018年,锂盐价格持续下滑,当前锂盐价格已经逐渐跌至成本线范围,或将有一批中小型锂盐加工企业被淘汰出局。


不过,也正是上述两种情况让我国目前钾肥产品价格比进口价格高,产品质量也出现了一定回升,这也为有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带来了生机。


与此同时,*ST盐湖也在展开自救。


7月20日,*ST盐湖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2019年根据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目标及偿还公司到期债务等资金需求融资总额121亿元,融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银行贷款、签发银行 承兑汇票、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国寿投资、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等。


公告称,经公司与中国进出口银行陕西省分行初步协商续贷7亿元,需子公司青海盐湖三元钾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并将公司持有三元钾肥57%的股份和青海盐湖海润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房产提供担保。


*ST盐湖表示,受目前融资环境及公司业绩亏损影响,近年来公司融资受到很大影响,公司积极与金融机构沟通,通过增加增信措施的方式,保证公司资金需求,有利于公司生产经营稳定,符合公司整体利益。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李峰建议扶持大型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他表示,现在市场上低品质的氯化钾主要服务于中小型复合肥企业,但伴随着复合肥产业淘落后产,产品升级,对低品质钾肥需求越来越少,“因此,从行业角度来看,要相对压缩国内钾肥产量,继续保持大量进口钾肥弥补国内需求。”


新京报记者 林子 赵毅波 编辑 刘晓阳 校对 危卓

邮箱:linzi@xjb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