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已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助推器”。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受到较大冲击。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总额)同比下降20.5%。

  

近日,不少城市“想方设法”促进消费。南京采用多批次网上摇号方式公开发放5000万元电子消费券,涵盖餐饮消费、图书消费、体育消费等多个方面。

  

疫情是否抑制了消费?消费市场后续走势如何?疫情期间,哪些消费新趋势值得关注?疫情结束后,报复性消费会否出现?针对公众关注的消费相关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及昆仑健康资管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

  

新京报:今年1月-2月,社零总额同比下降20.5%,如何看待这一降幅?

  

赵萍:社零总额数据基本符合我的预期,能反映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和当前消费的特点。疫情对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及部分餐饮行业、零售业等商品消费影响较大,并未波及所有零售业态。其中,超市、大卖场、菜店和电商平台的消费增长较好。

  

社零总额主要代表商品消费。其中,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占比约为11%,其余的部分属于商品零售额。在零售额中,零售行业贡献75%以上,其余25%由其他行业的商品零售额构成。服务行业的营业收入损失绝大多数未归到社零总额的统计之中,因此降幅和一些人的感受有所不同。

  

付一夫:今年前两个月的社零总额降幅符合我的预期。按照往年的情形,1、2月份因为有春节长假加持会迎来消费黄金周,但今年春节正好赶上疫情加速扩散,人们基本不外出,因此餐饮、酒店、旅游等带有出行属性且偏线下消费的行业受到较大冲击。

  

张玮:同比下滑属于预料之中,但又好于预期。众所周知,此次疫情首先影响的就是第三产业,而且随着复工时间延缓大有向第二产业蔓延的态势。疫情期间,各地都采取紧急隔离政策,所有线下业务几乎都受到了影响,人们的消费习惯不得不从线下转为线上,这对传统消费无疑是一场打击。从此次公布的消费数据来看,食品、饮料、中西医药前两月累计同比为正,金银珠宝、汽车、家具、服装跌幅最大,符合疫情隔离期间的消费习惯。

  

新京报:如何看待消费市场的后续走势?

  

赵萍:疫情还未结束,所以部分消费需求还会受抑制,比如大规模的聚餐、文体活动等。但疫情结束之后,消费必然会恢复到正常的增长轨道。

  

结合非典时期的经验,我判断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可能会高于对GDP的影响。2003年,GDP增速是10.0%,比上一年还提高了0.9个百分点,但社零总额增速只有9.1%,比上一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甚至比当年的GDP增速还低。

  

其次,我认为整个宏观经济的恢复会比消费恢复得更快。同样参照非典时期,2003年社零总额增速虽有所下降,但到2004年增速就回到了13.3%。所以在此次疫情结束之后,可能还需要3-6个月,消费才能逐步恢复至正常增长区间。

  

付一夫:疫情给消费市场增长带来压力。不过,社零总额负增长并不代表居民消费疲软,很多人的消费需求只是延后,并没有消失。

  

2003年非典之后,社会消费迎来明显且迅速的反弹。另外,现在我国经济实力、经济环境和2003年完全不同,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与国际上高收入国家其实已经比较接近了。同时,2003年我国互联网还处于启蒙阶段,但现在网购、直播、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发展起来,更为全面、彻底地渗透到消费者的生活场景。

  

所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彻底被控制,社会消费会迎来比较可观的反弹。同时,生产端复工复产正全面推进,若再采取一些比较好的调控措施,全年的消费数据应该不会很差,甚至有望实现原本的预期。

  

新京报:消费表现不佳会否使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承压?加大新基建投资能补过来吗?

  

付一夫:新基建跟传统“铁公基”不一样,新基建具有更多的数字化属性,包括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归根结底是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打基础。

  

今天的投资可以转化为未来的需求,随着新基建的全面推进以及成熟,未来,相应的领域会催生很多新的消费需求。以5G为例,其优势包括高速率、低延时、海量连接等,这一技术不仅能满足用户看超清视频之类的传统需求,还能匹配更多场景,例如智能制造、医疗器械、无人驾驶等。

  

不过,新基建从投资到落地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可能不会迅速地补上疫情期间消费低迷的情况,但未来有望催生更多新的消费需求,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

  

张玮:受疫情导致的停工停产影响,今年一季度GDP产生缺口是预料之中的,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外贸肯定都会受影响,唯一有望“稳经济”的就是投资。

  

疫情期间的消费形式展现出明显的“线下转线上”,这并不意味着消费数据的全线下滑,对疫情的恐慌反而加大了居民对生活必需品的“囤货”意愿。所以我们看到,1月-2月食品和中西医药表现出不俗的增长势头。排名相对靠后的汽车、家具等项目,有望在政策鼓励下产生后发优势。目前发改委已经就乘用车消费推出积极举措,相信年中会有所抬升。家具、建筑装饰等,也有望在新房购置的带动下,出现反弹。

  

新京报:如何看待疫情期间消费线上化加速的趋势?疫情结束之后趋势能否持续?疫情期间还有哪些消费新趋势?

  

赵萍:疫情进一步强化了消费者网上消费的习惯,同时,疫情期间线上渠道也成为很多商家的紧急避险、增加营业收入的重要渠道。

  

总体看,从需求端来说,疫情强化了消费者线上购物的习惯,从而为疫情过后线上消费的创新发展打下需求基础。

  

从供给端来看,疫情也进一步促进了供给端零售新模式、新业态的出现,促使线上供给端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进一步形成供给与需求双升级的格局,两端相互促进,从而为线上消费未来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疫情期间还出现几个消费新趋势。首先,疫情强化了人们的卫生意识,因此即便在疫情结束之后,人们对公共卫生产品的需求会高于此前,这就创造了新消费增长点。

  

其次,人们对餐饮、外卖等相关食品的卫生要求会进一步提升,这将倒逼食品生产行业、餐饮外卖行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此外,这次疫情让百货商店、购物中心门可罗雀,但超市、菜店、仓储会员店出现排长队现象,而线上生鲜的销售增速远高于其他商品增速,这说明人们对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是刚性的。这也就要求生鲜电商以及线下实体店要加快创新发展,不断提供更高品质的商品。

  

对于企业来说,要抓住市场机遇,除了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之外,提供更好的高品质商品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方向。通过供应链管理,挖掘上游的采购源头,保障高品质商品的供应,如此,即便是在疫情过后,这种增长依然可以持续。

  

付一夫:这次疫情对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是一个机遇。疫情期间人们外出活动受限,中小餐饮企业受冲击,它们要想生存下来,除靠扶持优惠政策外更多要自救。无论是被迫触网,还是与比较成熟的电商平台合作拓展线上业务,根本逻辑在于倒逼自身进行数字化转型。

  

那么,疫情结束之后,这种趋势能否延续?经过这段时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意识更强烈了。毕竟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之前主动转型的意识较弱。但现在他们意识到,如果不转型,企业可能不行了。所以说,疫情加速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这种趋势还会持续。

  

除此之外,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等新型消费有望成为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消费领域,因为它们真正捕捉到了广大用户的“痛点”。它们既是疫情隔离期满足人们相关需求的便捷手段,又是未来打破教育、医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重要方式。

  

其次,随着2020年5G全面商用落地,当前各类消费场景有望迎来颠覆性变革,而线上教育、医疗等新型消费将变得更加高效便利,渗透人群更为广泛。

  

最后,以教育、医疗为代表的服务类消费逐渐取代商品性消费,原本就是国人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发达国家的经验一再证明了这一点。

  

张玮:疫情期间线上零售明显占优势,符合疫情防控需要。在我看来,即便未来某个时点权威机构宣布疫情解除,人们出于防范需要也不会立刻放松警惕,毕竟新冠疫情的潜伏期太长。届时,线上消费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高姿态。

  

疫情确实改变了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不仅是“线下转线上”,更有消费目标的转变,人们对基本生活用品和医疗防护用品的消费更加重视,个人卫生习惯也得到明显改善。

  

新京报:日前,南京、宁波等地向居民发放消费券,如何看待这种“烧钱”式促消费举措?

  

赵萍:发放消费券是通过补贴的方式来刺激消费,释放需求。从过往经验来看,一般消费补贴政策短期内会带动消费增长出现新高,特别是在消费券主要支持的领域。 不过,消费券并不是“普惠”的,而是哪里需要补哪里,对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发放消费券,促使它们更快恢复。

  

当前需要一些短期刺激政策来促进消费,以回补因疫情影响而受到遏制的消费需求,从而加快消费恢复速度。当前一些城市采取的一些补贴政策,我认为是合理、有效的,但是不提倡长期补贴。

  

付一夫:毋庸置疑,消费券对于提振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消费券还能改善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在过渡期发挥作用以及改善行业经营带动生产端复苏。

  

此次疫情对线下消费造成冲击,尤其是餐饮、酒店、旅游等一众服务业。此时,南京等地适时发放餐饮、乡村旅游等消费券,引导民众更多地在受影响较大的领域进行消费,有助于改善商家的经营状况。

  

不过,虽然发放消费券可以一次性地提升消费者支付能力,但并不能根本改变消费者对于未来收入增加程度的预期,出于规避风险的本能,普通人往往倾向持币观望,这便意味着一旦消费券用完了,一些人也很难有意愿将口袋中的钱掏出来。

  

因此,从长期来看,提振消费需要从以下方面发力。在需求端,要在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改善三线以下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工夫;供给端,要着力推动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提高,以此来实现商品质量更加优化与商品品类愈加丰富,并且通过减少生产成本带动商品价格降低,从而让国人能够提高自身的边际消费倾向,激发消费潜力。此外,政府部门还应着力构建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推进国内消费品与国际标准对标,在支持企业培育新品牌等方面落实政策,强化监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

  

张玮:我不认为这种促消费模式能起到作用,不过南京在发放群体上选择“困难群体”,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对于这个问题,建议从受众群体上进行考虑,而非具体的消费类别。

  

很明显,促进消费最重要的是提升居民自主的消费意愿,从需求端做文章。促进消费,一定要考虑居民最迫切的需求在哪里。发放消费券时,也要针对“最迫切的群体”有针对性地发放,而不是“直升机式撒钱”。

  

新京报:疫情结束之后,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消费?

  

赵萍:疫情结束之后消费会有回弹,但到达不了报复性消费的程度。

  

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必然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虽然目前企业正在有序复工复产,但是今年全年的销售与利润若想达到去年的水平,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这种情况会对消费者的收入预期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疫情结束之后其消费欲望的释放。因此,消费者在短期内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释放疫情期间被抑制的消费欲望,届时消费规模、消费频次会有所反弹,但很快会恢复到与消费者预期收入相匹配的水平,消费增长步入正常的增长轨道。

  

付一夫:2003年非典疫情结束后,社会消费迎来明显反弹,这恰恰说明疫情并未让人们的需求凭空消失,只是延后而已。等疫情过后,很多人还是有消费意愿的,特别是餐饮、旅游等受影响比较大的领域反弹会很明显。文艺演出之类的消费,在疫情结束后也会有起色。

  

不过,今年的旅游可能要到十一黄金周才能重回正轨。因为即便国家宣布疫情结束,人们可能一时半会还不会太放心地出门,“十一”是一个比较中和的时间点。

  

综合来看,人们的确有一些需求被延后,且大家的经济实力更强,生活水平、收入水平也比以前更好,因此消费很快能重新回到正轨。

  

张玮:不排除疫情结束后人们报复性消费的可能性。不过,并不是所有消费品都会在疫情结束后迎来强劲反弹。毕竟在经历长时间自我防护之后,人们的防护意识不会突然消失,对于“潜伏期”的警惕会适度保留。所以,类似于电影院类封闭场所的消费,恐怕短时间内不会迎来报复性反弹。对换季服装和美食的消费意愿,则有希望大幅提升。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宇 孙勇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