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被疫情抑制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会得到充分释放。”之前谈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监管人士曾多次表态。

这个变化也体现在4月金融数据中。从5月11日央行公布的数据看,住户存款从一季度的每天“涌进”银行超700亿元,变为每天“涌出”266亿元。包含个人消费和购房贷款在内的住房部门贷款数据也呈现暖意,不再和企业贷款呈现“一冷一热”局面。

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帮扶政策还在持续,4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7506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9015亿元,同比多5066亿元。这二者合计占到4月社融总增量3.09万亿的八成,成为拉动社融继续放量的主力。

受年内已三度降准等影响,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4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11.1%,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个和2.6个百分点。5月10日央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没有再提“不搞大水漫灌”,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空间会进一步扩展?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央行对于“不搞大水漫灌”的继续坚持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货币和信用有望进一步扩张,5月M2和社融增速或将进一步上升,以支持实体经济更快恢复。

住户存款从每天“涌入”超700亿变为“涌出”266亿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住户存款由增转减。4月住户存款减少7996亿元,而一季度住户存款为增加6.47万亿元。以日均计算,住户存款一季度每天“涌入”超700亿元,而4月为每天“涌出”266亿元。

“这既有季节性的因素,也有今年特殊的因素。首先,过去几年的4月居民住户存款都有所下降,例如去年4月下降了6248亿元,这是季节性的因素。此外,随着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放宽或解除,个人消费需求正在得到释放,因此体现为了居民户存款的下降。”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他表示,中国的储蓄率在国际上仍然较高,这也是我们应对疫情冲击一个很好的基础。

个人贷款数据也反映出消费需求正在释放。4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669亿元,其中,以个人消费贷款为主的短期贷款增加2280亿元,以个人按揭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增加4389亿元。此前,一季度住户贷款新增1.2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了602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09亿元。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一季度金融数据发布会上曾表示,一季度住户贷款同比少增逾6000亿元,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居民的消费和购房大幅度减少所致。但随着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放宽或解除,个人消费贷款和购房贷款的需求也会得到释放,3月个人消费贷款已由降转增,支持了消费需求的释放。

兴业研究宏观分析师郭于玮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进入4月之后,疫情防控成效逐渐显现,居民外出和消费增加,使居民短期贷款需求重新开始增长。在五一小长假的带动下,5月居民短期贷款需求有望延续复苏的态势。

M2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反映货币供应量的指标M2,4月增速达到11.1%,创近三年新高。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天,央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没有再提“不搞大水漫灌”,有分析师认为,这透露出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扩展的信息。

对此,张旭认为,“不搞大水漫灌”和“货币政策空间”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货币政策的宽松不一定就意味着大水漫灌。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以来,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都明显提高了,未来央行对于“不搞大水漫灌”的继续坚持是毋庸置疑的。至于货币政策的空间,今后一段时间内,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

郭于玮表示,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删除了“科学稳健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提法,强调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由此来看货币和信用有望进一步扩张,5月M2和社融增速或将进一步上升,以支持实体经济更快地恢复。

新京报记者 程维妙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