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可在皮肤表面停留9小时

 

《临床传染病》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将新冠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与培养基或上呼吸道黏液混合,并将混合物应用于从尸检样本获取的人体皮肤上可以发现,新冠病毒的存活时间为9小时,而甲型流感病毒为1.8小时。相比不锈钢、玻璃和塑料等其他表面,这两种病毒在人体皮肤上失去活性的速度更快。

 

研究指出,使用浓度为80%的乙醇进行处理后,两种病毒均在15秒内完全失去活性。专家指出,新冠病毒在人体皮肤上长时间存活可能会增加接触传播的风险,正确保持双手卫生可以预防病毒传播。

 

【医学探索】

新型细胞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再生

 

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在《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一种新型的免疫细胞——新型粒细胞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特性。将这种细胞注射给具有视神经损伤或脊髓神经纤维损伤的小鼠体内,能够促进神经元存活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再生。

 

随后,研究人员测试了具有未成熟中性粒细胞特征的人骨髓细胞在启动神经修复方面的能力。将这类细胞过继转移到RAG1基因缺陷的视神经受损小鼠眼睛后,直接刺激了断裂的视神经节细胞轴突生长。研究人员表示,未来这些细胞或能够帮助患者减缓或停止进行性神经功能衰退。

 

【睡眠研究】

研究发现困意是如何在脑中产生的

 

《科学》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困意”是如何在脑中产生的。此前普遍认为,困意与一种叫“腺苷”的分子不断积累有关。研究人员针对小鼠的基底前脑区——大脑中调控睡眠/觉醒的关键部位,观察胞外腺苷浓度的变化,发现负责调控腺苷释放的两类神经元: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

 

进一步研究发现,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活动是引起胞外腺苷积累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员设法损毁小鼠基底前脑区的谷氨酸能神经元,结果小鼠清醒的时间显著增加。研究者指出,这组神经元提供的潜在靶点,未来或许可以用于治疗睡眠问题。

 

【健康提醒】

胃总是突然“抽筋”可能是胃痉挛

 

总是感觉胃会突然“抽筋”,其实可能是胃痉挛。其特点是起病急骤、阵发性发作,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呈绞痛状,可伴有呕吐。部分人胃痉挛性疼痛可能没有任何疾病方面的原因,往往跟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药物及饮食、烟酒刺激等有关。

 

专家介绍,缓解胃痉挛可通过物理性治疗,如松解衣服皮带、蜷缩身体减轻腹部张力、轻揉腹部等,也可以饮用少量温水,食用少量苏打饼干或热水袋外敷胃部等。痉挛发作的急性期可以服用解痉药、镇痛药、抑酸药等。对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胃痉挛,要及时就诊查明原发病。

 

【知识更新】

一边看电视一边发信息影响记忆力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神经科学研究论文提醒,频繁的媒体多任务操作与注意力分散和遗忘增加有关,比如长时间一边看电视一边发信息和上网。

 

研究人员让80名青壮年(年龄18-26岁)受试者快速浏览计算机屏幕上的物体图片,在10分钟的延迟期后,再给他们看第二组图片,并要求他们指出这些图片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更让人愉悦还是不愉悦,或是他们之前是否见过这张图,或是没有与之前那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更频繁的媒体多任务操作或与注意力分散频率增加有关,而这种趋势会导致情景记忆力变差。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