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清真寺现存的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2516平方米。


上世纪初的花市清真寺外景。


位于花市的崇文区回民小学的前身是在花市清真寺南跨院成立的清真第五学堂。


  清真寺大殿,吊灯上方是八角亭天窗,吊灯两侧的“恐雀木”横梁保证了殿内肃静、清幽。


  “上谕碑”上刻有雍正在1729年颁布的圣谕。


  男水房的匾额上书“涤虑”二字。


  花市清真寺历史悠久,建筑颇有古风。尹亚飞 摄

 ■ 溯源

  花市清真寺位于崇文门外西花市大街南侧,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相传为明代开国元勋常遇春所建,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北京著名的清真古寺。明、清两代曾多次修缮,寺内现存为清代建筑,主要有礼拜大殿、碑亭、水房、讲堂、望月楼、宣礼楼等,建筑风格兼具伊斯兰与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特色。随着周边的危旧房改造工程的进行,以及上世纪中期以后建筑的相继拆出,作为区级文保单位的清真寺正成为花市一带屈指可数的文物古迹。

  在高楼林立的花市大街,花市清真寺的建筑虽然低矮,却格外引人注意。鲜明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再加上悠久的历史背景,让一些游客免不了要在门口张望一番。游兴高的,还会在征得清真寺管理者的同意后,进去仔细游览。另外还有像杨大妈这样的附近居民,被清真寺临街店铺中的清真美食吸引而来。随着旧城改造,花市一带的回民餐馆并不多见,清真寺临街的牛羊肉铺、清真小吃、茶行,延续了人们对清真美食的钟爱。

  花市清真寺门朝北开

  麦加作为伊斯兰教的朝觐圣地在中国西边,清真寺的大门通常开在院落东边。信教者进门即西向,便表达朝圣之意。不过,花市清真寺的大门设在院落北边,听清真寺阿訇马宝刚说,这与花市清真寺创建的历史有关。

  花市清真寺始建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和太庙同期。“若论占地时间则更早,相传这里是明代开国功臣、回族将领常遇春的宅院”。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常遇春、胡大海等将领作为驻军留守。因为常遇春,北京也因此有了“常家营”这样的地名,他家的宅院占地很大,南北为西花市与手帕胡同间的距离,东西为“一箭之地”。明永乐年间,常遇春把自己宅院捐出一部分用来修建花市清真寺。马宝刚说,“因为清真寺紧邻常家所剩的宅院,要想既不影响他家生活,又保证出入方便,清真寺的大门就选在了北边临街的地方。”

  至于为何此时捐建该寺,马宝刚的解释是,明代皇家中回民甚众,随着迁都北京计划的实施,花市周边的回民数量骤增,成为北京主要的回民聚居区之一。“据学者研究,不仅明代开国大臣多回民,就连朱元璋本人十之八九也是回民出身”。朱元璋小时成长于寺里,后来娶的大脚马皇后,用回族的传统习俗更易解释。此外,他写的《至圣百字赞》,对伊斯兰教表现出大加赞赏的态度。

  御碑亭外的御碑原件

  “花市清真寺与一般清真寺的不同之处,除了大门的朝向,还有院中的御碑亭”,崇文区伊斯兰协会副会长刘长华介绍道。花市清真寺的庭院为中国宫廷式四合院建筑,御碑亭是庭院的中心建筑。亭门直对着大殿,亭顶为重檐绿琉璃瓦,四周装以窗牖。碑亭最核心的是里面的一块“上谕碑”,由当时的一些穆斯林根据雍正1729年颁布的一道圣谕刻制而成。

  刘长华说,“雍正降这道谕旨并不是无来由,当时有臣子向雍正皇帝奏请,回族的‘一言一服’民族特色鲜明,与大清存在不小差异,希望皇上下旨严加约束”。雍正确实下了谕旨,但强调的是朝廷对回民的“一视同仁”——穆斯林同属于大清“赤子”,政策上“原不容异视也”。同时也指出需加以引导的地方:回族饮食中吃牛羊肉多,这对于当时以牛为重要生产工具的时代,势必会影响生产力,因此希望能控制杀牛的数量。

  原碑现在立于寺内西南角,虽然在室外经过几十年的风化,碑文已模糊不清,因其文物价值,用玻璃罩做了特殊保护。谕碑移出亭外是上世纪30年代的事儿,当时是为了能腾出亭内空间供穆斯林学员入住。让现在清真寺里人员不得其解的是,因为原碑体积庞大,当初是先立碑再建的亭,若想移出亭外除非拆掉亭子,不知那时是如何做到的。为了重现碑文,2006年将原碑按比例缩小后依拓片刻文制碑,复立于亭中。御碑亭现在还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寺里保存的历代手抄本《古兰经》,老照片,宣德时期的陶制香炉,以及康熙皇帝题写、现在仅存边框的匾额,都在亭内汇聚。

  横梁散异香驱逐鸟雀

  花市清真里的两柁“恐雀木”是很出名的。它们实际是礼拜殿内两个方形横梁,直径达60公分。相传它们可以发出一种幽香,阻止一切飞虫鸟类进入。马宝刚证实了这种说法,“前些年大殿搞维修工程,夏天门窗全开着,有时能见到猫和黄鼠狼乱跑,但从没有麻雀往里飞过。”虽然这种“恐雀木”距殿外屋檐还有很远的距离,从来没有见过燕子来檐下筑巢。“有专家分析,这种能散发特殊气味的恐雀木应该属楠木的一种。”

  如果仔细看还会发现,每根恐雀木上还束着几道铁箍,据说是为了避开皇宫征用故意加上去的。皇宫建筑也常苦于鸟雀做窝或误入,乾隆皇帝听说了花市清真寺中恐雀木的奇效,于是趁寺庙重修时机想占为宫内使用。寺里人得知后找工匠做了铁箍。乾隆得知恐雀木已为残品,只好打消先前念头。

  大殿内横梁上仍然保存有早期的彩绘。乍一看有中国传统的“二龙戏珠”图案,细究就觉得与真正的龙的形象还是有区别。刘长华对此解释,伊斯兰教只信仰真主,因此按教规寺里不能出现任何动物和人的形象。“从瓦当来说,虽然会延续有造型的古建风格,但会采用云头的造型,不用兽头形象。”但在碑亭等屋顶上,记者发现了兽头的瓦当,刘长华的解释说,毕竟清真寺需要的云头是小批量的,现在基本没人再去烧制,采用兽头瓦当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望月楼、宣礼楼——景观楼与社区和谐

  寺内西南角的望月楼,用于每逢斋月时望月之用。因为伊斯兰教的历法按阴历算,看的就是月亮的圆缺。“伊斯兰历每年9月是斋月,8月底便要望月,新月出现了便进入斋月。为了便于看月,清真寺的望月楼就要建得高一点”,马宝刚介绍道。花市清真寺为了讲求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性,2006年恢复修建望月楼时,也在东南角建了另一个八角小楼——宣礼楼。

  宣礼楼是阿訇用来外宣礼的地方,为的是能够召呼穆斯林群众:礼拜的时间就要到了,大家快来清真寺礼拜。“不过,宣礼楼在中国的景观作用大于实际功能。以花市一带来说,除了穆斯林群众,还居住着众多的非穆斯林,要是真正高嗓门宣礼的话,就会干扰到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

  马宝刚阿訇指着礼拜殿前的五个表盘说,它们实际已经起到“外宣礼”类似的作用,只要是重视的教民,定会记住每天五次不同的礼拜时刻。“这样,就做到了与社区居民间的和谐相处。于是外宣礼的功夫转移到了调整表盘时刻上,根据太阳、月亮在不同季节的运行时间,一般每周会及时调整一次。”

  ■ 说古

  清真寺的北京本土化

  ●佟洵,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教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伊斯兰教究竟何时传入北京,目前尚无确切的文字记载。一部分学者认为伊斯兰教在宋辽时期始传入北京地区,并且修建了清真寺。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伊斯兰教在北京地区的发展时期应该是元朝。

  遗憾的是,元大都被明军攻克后,明永乐皇帝大举营建北京城,致使元代修建的清真寺所剩无几。由于明朝政府对“保国有功的回回”始终以“敬礼勋臣”相待,而北京的伊斯兰教尤得近水楼台之便,不但重修了许多清真寺,而且有的清真寺还是皇帝敕建的。因此,北京所能见到的许多古老的清真寺,大多建于明代。

  北京清真寺多为外中内阿合璧式建筑。整体建筑大多布局对称严谨,有明显中轴线,琉璃瓦覆盖、巍峨富丽,具有中国皇家建筑的气派。从建筑形制看:庭院数进、宽敞明亮,大门、礼拜大殿、主要配殿、碑亭都是大木起脊、斗拱飞檐的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有的清真寺大门外还建有中国式的影壁。

  除了建筑风格,北京伊斯兰教的本土化还体现在清真寺的器具上。北京清真寺内收藏的8人抬“埋体匣”(比如顺义牛栏山清真寺)构造与中国八抬大轿的结构基本相同,也许是受到了八抬大轿构造的启发。

  ■ 近邻

  侯喜瑞与花市清真寺

  ●刘嵩昆,73岁,京剧史家、花市居民

  在我小时的印象当中,花市一带的羊肉铺尤其多,南羊市口、北羊市口的街道名称即由此而来。同时,回民餐馆、清真糕点铺也不在少数,花市聚居了相当数量的回族同胞。

  至于花市清真寺,因为是穆斯林聚集的场所,作为非穆斯林就了解得很少,平时也不会到里面去逛,印象中觉得现在的清真寺比以前要大,而且内部的格局也有一些变化,后来的复建不是完全的以旧复旧。

  我对花市清真寺印象最深的,是1983年京剧名家侯喜瑞去世之后,在清真寺里做的遗体告别。他是回族,平时知名度高,再加上为人好,当时花市的马路并不宽,许多人放慢脚步为了能看看那种阵势。按伊斯兰教的葬礼,死者用白布裹身,然后用清真寺里的埋体匣送到墓地土葬,这是一种庄严而又特别的葬礼。

  ■ 链接

  穆德小学置身清真寺南跨院

  ●胡嘉庚,崇文区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

  去年是崇文区回民小学的百年校庆,它的前身就是1909年在花市清真寺的南跨院(手帕胡同)成立的清真第五学堂。1930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附属西北公学小学第二部。1941年又在回族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侯喜瑞等人努力下成立了私立穆德小学,后迁址到现在所处的位置。

  该校是北京出现以“穆”字命名的二十几所小学中最早的一个。穆德小学一直延续到1948年北平解放以后。

  解放前,穆德小学的学生在课程上一直延续学习阿拉伯经文和文化课相结合的方式,每周五下午,学校放假半天,让学生到花市清真寺礼主麻去。

  现在的回民小学,除了回民学生,还有汉族小朋友,也有维、满、藏、土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就读,甚至还有台胞和外籍学生。虽然花市作为回民聚居区的历史随着旧城改造削弱了,但在回民小学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延续。同时,这里也是花市以前不同民族融为一体的延续。

  ■ 观瞻

  尊重寺规者皆可入内

  ●马宝刚,花市清真寺阿訇

  中国不是阿拉拍语国家,在伊斯兰教的宣传上往往讲求“以儒释教”,国外的做法只要与中国实际结合得好,就可以吸收进来。

  比如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法图麦的诞辰庆祝主要是波斯国家的传统,本来和中国没什么关联,但中国向来强调家庭作用之大,于是借鉴人家的经验,要求穆斯林妇女能向圣人女儿学习,掌握有关的宗教和抚养子女的知识。

  融入社会、融入社区,促进民族团结,也是清真寺的追求。我们利用聚礼日发动好多次募捐活动。其实,我们也完全属于自养性质,日常开支和一些修建依靠的是信教群众的捐助及沿街店铺变卖所得。

  平时来参观游览的,只要衣冠整洁,遵守寺内相关规定,我们都不会拒之门外。需要声明的是,网上有的旅行社可能为了获利,说我们收15元的门票,这是虚假信息。我们是免费开放的。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马青春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李飞

  下期预告

  敬请关注本周三《北京地理》 之 印象崇文(玉器)

  本刊电话:67106735 电子信箱:xjbbjd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