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作主旨发言。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新京报快讯 (记者 金煜 邓琦)在正在举行的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上,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世界上区域发展的最大的难题,也是最大的挑战。如果解决好了,对带动全国区域发展都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他同时表示,不管怎么讨论京津冀协同发展,都必须有两个前提:加大改革力度,以及破除壁垒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破除壁垒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李铁说,河北希望吸引工业和产业园区,“是不是仅仅靠税收就可以满足投资者的需要?是否要包含公共服务的要素?”他说,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

  李铁表示,北京工业大规模迁出的可能性不大,但北京服务业和消费业的潜能很大,“但不要把过多的期望放在房地产上,”李铁说,“前段时间各地都在炒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房地产,这可能是企业家的一厢情愿。”

  李铁还表示,在旅游度假休闲产业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河北崇礼是很典型的例子。但是河北南部面临更为严峻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需要按照自己的地理条件、煤炭矿产资源优势,根据市场决定发展方向。

  而对于企业家,李铁说,机遇是“跟着交通走的”,“任何投资都是根据交通的半径和可选择方式决定的。”

  此外,李铁还表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北京的虹吸效应和人口聚集效应不可能发展逆转和改变,除非有更多的土地补偿政策和公共服务政策,中央因此需要采取更大的改革措施,市场也需要进一步协调。

  协同发展需要公共服务均等化

  李铁说,京津冀互补和协同发展,最重要的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如果没有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所有的互补都是空谈。”李铁说。

  他表示,所有的要素,无论是市场还是行政调动的资源,都是跟着公共福利走的,否则流动就是单向的。

  最近中央提出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对此,李铁表示,尽管如此,特大城市户口制度还是处于严格控制状态,“北京天津是大的行政区域,不是简单的城市,如果农村和中小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都不能及时推进的话,直接影响到北京周边的河北城市与北京公共服务体制的有机协调。”

  李铁认为,公共区号、电话区号一体化是“表面文章”,更重要的是户籍制度改革,通过其改革,逐步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推进京津冀辖区内中小城市间的有效对接和协同的稳步推进。

  应打破基础设施建设垄断

  李铁还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应打破行政约束基础设施配置的防治,实现三地基础设施的市场化和一体化。

  李铁说,目前在包括交通网络、水资源分配、天然气和电力等各种基础设施上,从申报、投资、运营、管理各方面都存在体制的垄断,“中国的整个基础设施的投资运营管理,基本上是地方主管,垄断的,”他说,是否能打破行政区域层面的垄断,进一步向外资和民企放开,实现价格的市场化,是未来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标。

  李铁另外表示需要关注交通网络的统筹规划。“到底什么时候能实现交通网络的一体化?断头路什么时候能修通?”

  李铁认为,真正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的并非高铁,而是一般性的公路,因此区域发展一定要注意区域内的交通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