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办了第262届毕业典礼。仪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院士因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杰出贡献,获颁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最具声望、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据“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了解,哥伦比亚大学每年在毕业典礼时会授予数位人士荣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们在学术、艺术和社会工作方面做出的杰出成就和突出贡献,这是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个人的最高荣誉。此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等,都曾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今年与陈竺一同获得荣誉博士学位的还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其他6位杰出人士。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此前,陈竺曾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科学院、法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等荣衔。国际科研机构之所以屡屡“相中”陈竺,源于其众多传奇经历:自学成才的赤脚医生、血液病治疗研究领域响当当的专家、中科院最年轻的院士、改革开放后第一位“无党派部长”。

  不得不说的童年

  “他对学习的热情是超乎常人的”

  陈竺是江苏镇江人,据媒体报道,其出生地则是上海市徐汇区日晖一村。“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陈竺的妻子陈赛娟接受采访时曾讲起陈竺的童年趣事。

  幼年的陈竺喜欢安静,话也不多,但是好奇心极强,个性也比较自由,不喜欢受约束。上小学时,一次他的爷爷把他打扮成“小绅士”,给他穿上小西服和锃亮的小皮鞋,还给他梳了个小分头。可陈竺跑到楼道里,看看左右无人,脱下西服塞进书包,弄乱发型,才去上学。

  七八岁时,他的母亲开始引导他学习小提琴,期望他在音乐上有所建树,可一到练琴,他不是说头疼,就是说脖子痛。他的母亲不得不放弃,顺从他的意愿和兴趣。

  那么陈竺的意愿和兴趣是什么呢?“他对学习的热情是超乎常人的。”陈赛娟说。

  1970年,年仅16岁的陈竺来到江西省信丰县,成为一名插队知青。当地农民回忆,每天收工后,陈竺常点着煤油灯看父母寄来的医学书到深夜。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又起床赶在出工前读英语。

  1973年,陈竺参加了高校招生文化考试。在当时江西省信丰县2000多名考生中,他的成绩名列第二。可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虽然名列前茅,他仍然落榜了。次年,他成为当地的一名赤脚医生。由于表现突出,被推荐到上饶地区卫生学校读书,后留校任教,工作之余,翻译了数十万字的医学文献。

  恢复高考后,陈竺开始日以继夜地自学大学课程,最终在600多名考生中,以总分第二、血液学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一部的血液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上述信息显示,学生时代的陈竺是名标准的“学霸”,而且是自学成才,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研究生。

  最年轻院士

  “我充其量只能算个幸运者”

  2009年,陈竺获得“法国荣誉军团军官勋章”。

  研究生毕业后,凭着优异的专业成绩和掌握英语、法语两门外语的优势,陈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赴法国担任外籍住院医生的人选,来到法国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中心实验室,一年后开始攻读博士研究生,主修分子生物学。

  据媒体报道,圣路易医院血液中心实验室是欧洲最大的血液病研究中心,汇集了诺贝尔奖得主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在这里,陈竺保持了“学霸”本色,攻读博士的第一年年终考试中,以理论考试并列第一和三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夺得全班第一。

  拿下博士研究生学位后,陈竺决定回国。法国导师和同事们劝他:“留下来,会有灿烂的前程。”陈竺回复说:“之所以回国,不是因为我不爱法国,而是因为我更爱中国。”他在自己博士论文的扉页上写下:“要让科研成果成长在自己的国土上。”

  回国后,陈竺很快就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牵头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国际上填补了白血病研究的空白点。1995年11月3日,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仅42岁,是当时中国医学界最年轻的院士。5年后,由于科研上的杰出表现,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在2005年的一篇自述中,陈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有人说我是成功者,其实,我充其量只能算个幸运者。……我有幸赶上了国家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为中青年科技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用武之地……我确信,前辈仁人志士的强国之梦,应该在我们这代人或者我们所培养的新一代人手中变成现实。”

  学者部长

  “面对的主要挑战是怎样从科学家成为一个部长”

  2007年6月,时年54岁的陈竺迎来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转型,被正式任命为卫生部部长。由此,陈竺成为改革开放后首位出任国务院组成部门正职的无党派人士,也成为继万钢之后,第二位担任政府部长的非中共人士。

  据官媒报道,当时,在面对技术人员还是行政管理官员的选择时,陈竺不是没有犹豫,去还是不去,对他来说是一个问题,他曾经坦言:“我面对的主要挑战,是怎样从科学家成为一个部长”。

  上任不久,陈竺就迎来了汶川大地震救治这个首个大考,他首先提出了“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重症伤员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此后,甲型H1N1流感疫情、三鹿奶粉事件、手足口病疫情等重大考验接踵而至,而最难、最艰巨的考验则是如何操刀医改。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当时,陈竺强调:“13亿人的健康,不可能光靠看病吃药解决,加强预防和保护环境是根本”;“我们要明白,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是重要的战略投资”。

  在上述思路下,2009年新医改方案出台,这一轮医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深刻的一次,首次确立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公立医院改革的有关内容也写入了医改文件。

  在一次事先未通知媒体的医疗界论坛上,陈竺曾直指公立大医院“通病”,人才济济但又不能人尽其才,还语气严厉地向在座的公立医院院长提出要求,要懂卫生经济学,重质量、重管理,不要再一味地比床位、比收入。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此番哥伦比亚大学授予陈竺荣誉博士学位时,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伯林格致颁发辞时表示:陈竺院士在2007到2013年担任中国卫生部部长期间,成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挑战,大力推动医疗体系改革和建设,使医疗保险覆盖到13亿人口。

  副国级领导人

  最大梦想是让13亿中国人病有所医

  时至今日,新医改已经推进了7年,陈竺也走上了新的岗位——2013年3月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为副国级领导人。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成为副国级领导人后,陈竺依然忙碌,经常带队到各地调研。今年5月以来,他就率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到天津、黑龙江等地检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情况。忙碌的日程表中,医改仍旧是陈竺关注的主题之一。

  2013年以来,陈竺多次到地方调研医改进展,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让13亿中国人病有所医,用健康梦托起中国梦。

  2014年5月,他先后来到浙江、山东等地,调研地方医改情况,还换上防护服走进实验室,跟山东菏泽医药产业园的医生们现场交流。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新医改自2009年启动到2012年,全民医保体系等主要目标已基本实现,可新医改还有公立医院改革滞后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今后我最关注的还是基层卫生队伍。什么时候中国能够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群众信任的家庭医生队伍,我们的医改才能说是成功了。”

  院士伉俪

  与妻子师出同门,曾为科研结果“吵架”

  年轻时的陈竺夫妇

  陈竺出身医学世家,父亲陈家伦、母亲许曼音,都是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教授,也是我国知名的内分泌专家。陈竺的妻子陈赛娟也是院士,同样在白血病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还跟陈竺师出同门,1978年至1981年,两人曾师从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攻读研究生。因此,陈氏一家四个教授、两个院士。

  由于夫妻二人的研究领域很接近,可想法往往不一致,所以时常“吵架”。

  有一次陈赛娟向陈竺报喜:血癌细胞发现了一个染色体新的畸变,陈竺听后怀疑:“你搞错了吧,从没见到文献上有此报道。”陈赛娟说:“我相信自己的眼睛。”陈竺固执地说:“这是常见畸变的不典型表现。”陈赛娟火了:“你睁大眼睛看看!”可睁大了眼睛的陈竺还是不信。经两个人反复求证,结果陈竺认输,说:“祝贺你!”

  还有一次,陈竺在实验时获得一个梦寐以求的数据结果,极度兴奋没有细加考虑,便马上向合作者美国的魏克斯曼教授通报了这些最新数据。然而,进一步核查却发现这个结果是由于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污染”造成的。陈竺顿时陷入了自责的深渊,他悄悄地写了一份辞职报告。就在这时,陈赛娟对他说:“你要是辞职,就是错上加错,面对挫折你不应该丧失信心和勇气。”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陈竺接受采访时曾说,在自己的出生地和工作了多年的上海,人们都叫他陈老师,不会称呼他官衔。他表示,“陈老师这个称呼会一直被叫下去”,近年来虽然忙于行政工作,但他从来没有停止在医学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如果放弃学术,我的同行和学生都不会放过我。”他强调,他获得的外籍院士、国际知名高校荣誉博士等称号,“这些是荣誉,同时也是一种鞭策,鞭策我继续做学问”,“我做科研不以功利为目的,科研是我的兴趣,同时客观上也让我不会掉到官僚习气中去。”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报记者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