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董事长涉嫌猥亵9岁女童”“河北12岁女孩遭性侵怀孕”……近期,女童遭遇性侵犯的话题再次刺痛公众神经。不少人呼吁,要让更多孩子接受性教育,懂得保护自己。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市内选择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大兴、通州、昌平、密云10个辖区,并抽取辖区内从幼儿园到高中共27所学校,咨询其性教育课程开展情况。

 

调查显示,专门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学校仅有2所。不过,更多学校将性别意识、生理卫生健康等内容融合进生物课、生理课、心理课、班会等课程中。


仅2所学校设置专门性教育课

 

27所学校中,2所学校专门开设了针对青春期学生的性教育课程,包括北京市八一学校和丰台区第五小学。

 

北京市八一学校老师介绍,学校在初二年级专门开设一门选修课,讲解生理卫生保健和心理健康知识。不过,该课程只有30个名额。

 

丰台区第五小学则在五、六年级设置青春期教育课,男女生分开授课。除了课程教师,学校还会邀请校外专家讲座,因此课程安排不具有规律性。

 

有14所学校老师表示,虽未专设课程,但曾经或正在开设的课程涉及性别意识、生殖发育、性侵防护等内容。

 

一些学校在生理卫生课上讲授性教育内容,例如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北京市八一学校、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中关村一小、朝阳区凯儿宝宝幼儿园。还有的在心理健康课提及相关内容,例如第十四中学、密云水库中学、清华附中上地小学。还有的在德育课提及相关内容,例如北京市实验学校幼儿园、昌平区第一中学、杰思幼儿园安全教育、哈佛摇篮幼儿园的健康课。


2015年12月6日,成都大学在西南地区首开“性教育辅修专业”,选修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专业从事“性教育”工作。图为成都大学“性教育辅修专业”办公室内展示的性教育器具 。图/视觉中国


多所幼儿园已开始性别教育

 

调查发现,北京一些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已融入了性教育相关内容。同时,幼儿园、小学主要以性别意识和安全防护教育为主;中学生主要以生殖发育和生理健康指导为主。这些科目的授课形式也比考试科目更加多样。

 

北京市实验学校幼儿园、大兴区新世纪贝儿幼儿园、杰思幼儿园、朝阳区凯儿宝宝幼儿园的老师均表示,由于孩子年龄小,接受能力有限,老师主要以做游戏、读绘本等形式教授相关知识,在日常课堂中融入性别意识和安全教育的内容。比如,告诉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男生女生之间存在差别、身体隐私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碰等。

 

金顶街幼儿园李老师介绍,根据教委要求,老师会结合教材讲解小朋友是怎么来的。“比如我们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课程内容,那么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老师们就会给孩子们介绍下生命的孕育,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能就会穿插生命成长的内容。”

 

中关村一小的性教育课程设置也按照年级进行区分。学校老师介绍,目前一到四年级的“融合课程”包含了生理发育相关内容,由班主任通过绘本形式授课。五、六年级则开设了生理卫生课,每学期一课时,组织学生统一到报告厅,听医生、业内专家讲解生理健康知识。清华附中上地小学通过模型、图片、视频等形式结合讲解身体结构。北京市八一学校面向初二开设生理卫生校本选修课,通过讲座加游戏的形式开设。

 

生物老师、心理老师、校医成授课主力

 

谁来讲授性教育方面知识?记者调查发现,很少有学校聘请专业老师教授。 中关村一小和密云水库中学每学期举办一次讲座,邀请医生或专家讲解心理生理健康问题。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石景山学校曾在五年级开设心理卫生课程,但专职授课老师调走后,课程便被取消。

 

授课老师方面,生物老师是“主力”,除了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第十五中学、101中学表示会在生物课上提到性教育内容外,北京市八一学校的青春生理选修课同样由生物课老师任教。此外,第十四中学、昌平区第一中学、清华附中上地小学由专职心理老师教授性教育;金顶街幼儿园、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小学部由校医讲解生理卫生知识。中关村一小一到四年级校本课由班主任授课。

 

值得一提的是,有学校针对老师举办过性教育相关讲座。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曾邀请预防校园欺凌和性侵害专家向老师授课,帮助老师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掌握解决方法。丰台第六幼儿园则邀请派出所民警,向老师和小朋友讲解安全防护手段。


2011年8月29日,郑州某学校,一名女孩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妈妈”肚子里“接生”出小宝宝。图/视觉中国 


多知道一点

过去4年 我国平均每天发生8起儿童性侵案

 

最高法此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11月,全国法院共审结猥亵儿童罪案件11519件。记者粗略计算,平均每天至少发生8起儿童性侵事件。

 

我国儿童遭遇性侵的总数远不止于此。据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估算,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性侵害,其“隐案比例”在1:7。也就是说,每发生7起儿童性侵案件,只有1起会进入司法程序。

 

“性侵儿童案件具有隐蔽性,儿童在没有接受性教育等内容培训时,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受到了侵害,部分儿童被性侵后也不会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异常,导致监护人很难发现”,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管委会委员徐豪认为,在很多家长认识中,被性侵是难堪的事,干脆选择隐瞒或私了。此外,证据意识不足、社会环境影响等也是儿童性侵案能否进入司法程序的影响因素。

 

2013年9月,女童保护基金开始在全国各地学校开展防性侵安全讲座,截至今年5月底,线下授课学生达303万人次,家长53万人次。针对幼儿园大班至小学六年级的儿童,“女童保护”开展的教学主题是“爱护我们的身体”,包括认识我们的身体、如何分辨和防范性侵害、遇到性侵害时该怎么做、遭遇性侵之后该做什么等四部分。此外,“女童保护”还研发了家长版、教师版和青春期版共4套教学材料。

 

女童保护基金2017年调查显示,49.96%的城市儿童和55.17%的农村儿童未接受过防性侵教育。虽然这一数据仍不容乐观,但较2016年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吴婷婷 黄哲程 姜慧梓 姚远 见习记者 应悦 徐美慧 

编辑 张畅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