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北京召开新冠疫情防控发布会。会上宣布,从6月6日0时起,北京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应急响应下调为三级,并相应调整相关防控策略。

 

焦点:什么情况需要戴口罩?

 

在今天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黄春发布了《北京日常防疫指引》。

 

《北京日常防疫指引》共有七章60个情景,内容涵盖市民交通出行、外出就餐、购物、游玩、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生活场景以及商务洽谈、田间务农等工作场景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管理者在防疫方面应该做到哪些,市民应该遵守哪些规范等,并对如何佩戴口罩、预防性消毒、健康使用空调、患病后如何就医等提出科学建议。

 

职业防护以及因工作需要与公众频繁难近距离交流和接触的人员(如交警、行业执法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按岗位要求佩戴口罩。

 

建议罹患任何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普通感冒等)的人员前往公共场所(区域)时要佩戴口罩。

 

强烈建议护理老年人、婴幼儿和长期卧床不起患者的护理人员,在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暂停护理。必须护理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保持手卫生。

 

任何人前往医院就诊或陪同他人前往医院时需佩戴口罩。通常建议佩戴医用口罩,并尽量与其他患者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其他无法确定风险的情况,可随身携带口罩,必要时佩戴。

 

除医院就诊等特殊情况外,通常建议佩戴民用卫生口罩,或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行业主管部门有其他要求的,执行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北京应急响应级别4月底降至二级

 

1月24日,北京就进入一级响应。3个多月后,4月29日16时,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发布,经研究按程序报批后,自4月30日零时起,将北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从一级调整至二级,并调整相关防疫策略。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4月29日,针对北京将应急响应级别从一级下调至二级,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北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具有标志性意义。同时,他也表示,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只要全球疫情不消停,首都疫情防控就一刻也不能放松。要防松劲、防反弹,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对于重点人群重点场所,仍需要坚持。

 

进入六月只有京津冀和湖北没有降至三级

 

记者整理了全国31个省份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进入6月时,除了京津冀三地以及湖北外,全国27个省份都已经降至三级。

 

湖北此前进行了广泛的核酸检测。6月2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说,本次核酸检测结果对武汉调整下一步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他表示,核酸检测结果“为适时调整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创造了条件,为全面复学复课创造了条件”。

 

除了以上4个省份,河南、山东、宁夏、广东和上海是最晚降至三级的省份,都是5月才调整。河南、山东是5月5日调级,宁夏是5月6日调级,广东上海都是5月9日调级。剩余的20多个省份,都是5月之前已经调整。

 

一级响应启动集中于1月下旬,5月初已全部降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地都迅速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其中湖北省由1月22日启动的二级响应调整为一级响应。浙江、广东、湖南3个省份于1月23日启动一级应急响应,1月24日(除夕),15个省份启动一级响应;1月25日,新疆等12个省份启动一级响应。1月30日,由二级响应调整为一级响应,至此,全国31个省份均已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除了京津冀和湖北外,各地对一级响应级别下调集中在2月底和3月初。京津冀三地于4月30日同时调整为二级响应。5月2日,湖北省响应级别调整为二级响应,全国31个省份的一级响应级别全部调整完毕。

 

截至6月2日,已经有3个省份降至了四级,分别是甘肃、青海、新疆。

 

记者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影响级别都是逐级下调,但也有几个省份是直接从一级降为三级,分别是内蒙古、辽宁、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8省份。

 

新京报记者 戴轩 李玉坤

编辑 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