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谭】

  对很多作者而言,一个优秀的编辑往往是奠定其走向成功的最关键要素。如果没有徐志摩的提携,很难想象沈从文日后会有文学上的巨大成功;如果没有叶圣陶的提携和大力推举,丁玲也许不会走上文学之路。陈忠实在谈及自己的文学历程时说,“在一段时期内,我对文学灰心、失望,很多年不再提笔写与文学有关的只言片语,是报纸的文学编辑找上门反复激励我,使我从此拿上了笔。”而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更是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何启治有着直接关系。为了这部书,何启治等了陈忠实近20年。

  在百道网好编辑的入选者中,无论是黄昱宁还是孙晓林,无论是徐卫东还是肖风华,每个人的背后都牵连着一串声名显赫的作者,以及一批给予读者精神滋养的好书。在徐卫东的娓娓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万历十五年》艰难曲折的沟通过程,以及编辑制作时的别具匠心。在肖风华给新入行图书编辑的一手经验传授中,我们可以看到《革命年代》出版背后,他介入新的知识领域时的审慎小心,以及对优秀学者高华的敬重和理解。意味深长的是,黄昱宁称,做图书编辑是为了寻找存在感;而肖风华则说,迈过了做图书编辑的五道坎之后,就可以回答“我是谁”这个古老的哲学问题。

  由是观之,经常作为无名英雄的编辑,在发现和传播优秀作品的过程中,付出汗水和泪水时,已经倾注了自己的满腔热情。一个优秀的编辑,往往对于精神创造有着深刻的价值认同。对于自己发现和参与一部优秀的作品,他们在制作和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令人尊敬的“己所欲,告于人”的强烈冲动。一旦这些作品深受欢迎或被广泛认可,不仅编辑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并树立了自己的职业声誉。更重要的是,借由这些纸质书的长期传播,以及它在图书馆和读者中广泛和长期的流传,那些关乎人类心灵的智慧和知识,将继续激发人们的美好情怀。对于图书编辑而言,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感,或许为任何物质所难以取代。黄昱宁所说的存在感,肖风华对“我是谁”的追问,大抵可以从中得到解答。

  毋庸讳言,由于出版体制的局限以及新媒体的崛起,当下并非编辑的黄金时代。尽管我们可以说,当年的刘硕良以“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让漓江出版社声名鹊起,范用、沈昌文、董秀玉让北京三联书店获得了广泛声誉,俞晓群近年来让海豚出版社耳目一新,刘瑞琳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脱胎换骨,冯克力一人撑起了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但是,普遍而言,相当多的图书编辑待遇一般,且前途并不乐观。这不仅影响到年轻人投身这一行业的热情,而且容易造成编辑人才的流失。但是,只要出版行业(包括电子出版)和学术生产继续存在,对好编辑的需求就不会终止。纵然是快速发展的新媒体,编辑的重要性仍不言而喻。在一篇篇流传极广的网文背后,谁又能否认电脑前那个忙碌者的苦心?

  □一泓秋水(北京 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