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风生

  一些民间团体给劳动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但由于工作繁忙,他们选择敬而远之。不是他们不想学——没有人会拒绝自我提升的机会,只是现实环境不允许。

  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坚持了近6年的“工友夜校”宣布停办,这所曾经登上《人民日报》的“人民大学学生为人民办的‘学校’”似乎走向终点。主办夜校的学生社团新光平民发展协会在声明中称,从上学期开始,参加新光夜校的工友数量开始缩减,从最初的20个人到10个人,5个人,2个人,没有人。该社团负责人也坦言,在人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停办。

  大学生办夜校,这体现了相当的社会关怀。只是,当这份关怀,不能完全契合工友坚硬的现实生存需求,就难免出现尴尬。

  参加夜校的工友为什么越来越少?工友说“每天工作时间长,下班后很累”;“工友夜校”的志愿者们则说,“也许夜校对他们而言处在一个太高的需求层次上吧,他们现在只有精力去考虑生存和休息。”归根结底,生存压力盖过了自我实现的要求。

  这是一线劳动者普遍面对的现实。人民大学的这些工友,身份属性上大多不脱离农民工范畴。他们身后站着的可能是留守在农村的父母妻儿或兄弟姐妹。他们要为家人赚取生活费,所以他们要努力工作,甚至要打两份工。时间上不允许,身体上劳累,所以上“工友夜校”就不切实际。

  这也正是社会在关注一线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权益时所面临的尴尬:一些民间团体提供了给劳动者学习的机会,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他们选择敬而远之。不是他们不想学——没有人会拒绝自我提升的机会,只是现实环境不允许。于他们而言,现实的生存才是最主要的,虽然这可能看起来有些短视。

  让“工友夜校”的前学员们转变观念,重新回到夜校听志愿者讲英语、说历史、开读书会,似乎不可能,因为他们的生存压力短期内不会改变。只要赚钱是第一需求,他们就不会将时间“耗费”在知识学习上。所以,如果“工友夜校”要想继续发挥作用,除了“工友夜校”的志愿者们在运作思路上做些改变,如组织一些趣味性的,使他们放松身心的活动,诸如放映电影、组织谈心、工友晚会等之外,企业也应提供相应条件,让学员们能够有更多精力去充实自己。如企业应该合理安排员工时间,使其能够有自己的时间去充电。如此,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对企业而言也是一种好事。

  我们理解人大“工友夜校”停办的无奈与无力,但也更要关注工友们背后的生存现状。而在这方面,企业也更要担起自己的责任。

  □翰墨(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