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笔记

  

  春节是我们生活中尤为重要的节日,而在我看来,阅读节就是精神生活的春节。

  昨天早晨4点10分醒来。在床上读作家李辉先生前不久送我的《行将消失的中国景象》。这是英国作家阿瑟·亨利·希思在一百多年前写下的文字,书中的二十余幅粉画都是作者自己沿途的写生。通过这些文字与图画,我们得以远望百年之前的中国,重温远去的场景。

  读书半小时后起床工作——是的,阅读现在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是我自身对阅读的热爱,还是我所准备的提案,都与读书息息相关。

  昨天全天我都在参加民进组讨论。在下午的讨论中,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知识产权局的领导到小组听取意见,在发言中,我就重点围绕“推进全民阅读”提出了建议。

  犹记得2015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时说过一段话:“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

  在2016、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的确也看到了“推进全民阅读”的字样。这自然也是我所乐见的。

  事实上,我今年准备的提案中,就有两个跟全民阅读问题有关:一个是关于“建立国家阅读节,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的提案,一个是关于“推动高铁阅读”的提案。

  从2003年两会开始,一直到今年,我连续十六年在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呼吁建立“国家阅读节”,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几十个关于阅读的提案建议,如建立国家阅读基金,成立国家阅读推广委员会,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把农家书屋建在村小,给实体书店免税,规范中小学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等等,记录着我这些年为阅读的鼓与呼。

  十六年过去了,虽然国家阅读节的提案没有成为现实,但我与许多政协委员和新教育同仁,与诸多阅读推广的行动者们一起欣慰地看到,阅读的理念已经被更多人接受,全民阅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阅读率连续下降的趋势也得到遏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设立了城市读书节,如苏州、深圳等地的读书节已经发展成为城市的重要文化活动。许多城市和学校也像我们所提议的那样,把9月28日孔子诞辰日作为自己的阅读节、阅读日。过去一年中《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出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也表明一系列重大举措正在推动着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

  节日不是形式,是仪式。作为民俗的春节是我们生活中尤为重要的节日,而在我看来,阅读节就是精神生活的春节。为阅读鼓与呼,以更有力的仪式庆典,让阅读更扎根生活、更深入人心,我会继续努力。

  □朱永新(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