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视频截图

5月4日,是衡水中学一年一度的开放日,一位父亲举着吊瓶,带着正在输液的女儿前来参观。10岁的女儿此前连续四天发高烧到38、39度,但父亲认为开放日机会难得,想让孩子好好感受衡中的学习气氛,“我们没文化,但是希望孩子能有文化。一定要考上!”

父女二人参观衡中,本是小事一桩。但因为“吊瓶”的闯入,让这件事似乎代表了某种隐喻,成为当下教育焦虑最直观的一次“路演”——夹杂着衡中、狼爸、望子成龙、教育公平一类的话题,登上热搜榜也并不意外。

在视频中,采访者问孩子能否考得上衡中,小姑娘怯怯地回答“希望考上”;站在一旁的父亲则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考上!”“不要辜负爸爸的希望!”

对于病中的10岁孩子而言,面对如此强势的“期待”,想必也是毫无招架之力。

希望孩子考上一所好学校,几乎是所有父母共同的心愿。在分数主导升学的当下,渴盼孩子考进以应试闻名的衡水中学,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完全可以理解。但当父母们为孩子“强加梦想”的时候,是否也该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为了自己或家庭的荣耀还是为了孩子的成长。

倘若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如此鲁莽地带着吊瓶来膜拜“神校”,而不顾孩子的病情及由此导致的感染风险,果真值得吗?更何况,开放日年年有,一个10岁的小姑娘,离上高中还远着,何必非这一次不可。

▲图片来自衡水中学官网。

很多人会说,这是当下竞争异常激烈的教育大环境使然。现实中不断冒出的“虎妈”“急妈”“狼爸”,映照出无处不在的教育焦虑。父母们之所以如此急火攻心,很大程度上确实是迫于现实的无奈。

但这也并非是“举吊瓶参观衡中”的充分理由。在教育焦虑所引发的出格行为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父母对孩子单向的施压,而孩子很多时候处于“失语”状态。

如果父母有权利要求孩子“必须考上”甚至“带病努力”,那么孩子是否也有权利要求父母“尊重自己”,最起码保证自己“健康成长”。更何况,如此重压之下,究竟是激发其潜能还是留下心理阴影乃至压垮孩子,不得而知。

当然,我们或许不该对这位父亲苛责过多。与一些城市中产略带矫情的教育焦虑不同,这位父亲朴实的话足以让人动容——“我们没文化,但是希望孩子能有文化。”

有理由相信,这位父亲带着女儿举吊瓶参观衡中,更多地是一种本能和下意识的举动,他更不会想到这样一件小事会在舆论场上引发热烈的讨论。希望他们父女看到舆论的批评时,不要有过多压力。大多批评并非针对个人,而是针对现象。

对于像这对父女一样的众多普通家庭而言,衡中或许真的是一种“精神图腾”。我们也乐见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但我们更希望,这种命运的改变不是靠一味地灌输、催促、指责,而是真正用心培育,唤醒孩子心灵深处的天赋潜能,按照成长和教育规律,顺势而为。

□胡欣红(教师)

编辑 孟然  校对 郭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