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论

  近日,“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评报告书被指抄袭”一事引发舆论关注。3月27日晚,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微就环评报告书涉嫌抄袭一事回应称,将终止目前正在开展的该项目环评公示,立即责成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重新组织开展环评。涉事环评单位则回应称,已经组织调查,并对相关人员追责。

  “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是落实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体现”——一份深圳湾的环评报告居然涉及几百公里外的“湛江”,环评“抄作业”连地名都不改,抄袭得如此拙劣,让人不由得大跌眼镜。

  事实上,一些地方环评报告弄虚作假的现象一直存在,只是一份错误多达33处、把a城强行安到b城的环评报告,还是再次刷新了人们的底线。

  对于出现错误的原因,涉事单位解释称“采用了此前的报告作为模板”。这样回应,显然有避重就轻之嫌。报告既然可以套模板,那环评过程是否存在走过场?这才是让人最为担忧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环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其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之一,并非那些滥竽充数的欠缺资质的中小环评机构,为何也会失格至此?这背后是否存在利益勾连?这些都需调查清楚,并要能追责到底。

  如今,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并要求涉事环评单位重新组织开展环评,这是对错误环评的及时纠偏,但对环评抄袭问题、环评是否走过场的问题,显然应查清楚,并要予以追责。

  此次事件提醒我们,要能确保环评不失守,就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对环评行业的监管,加大环评机构的违法成本。只有通过严格执法,补牢制度漏洞,形成各方合力,环评才能够守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道关卡”。

  □戴先任(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