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来参赛不多,但小威的状态很不错。
本版图片/视觉中国


丈夫到现场为小威助阵。

  本届法网,生女后复出的小威以非种子球员身份出战。一年多前怀孕暂别球场时,她还是世界第一。小威、阿扎伦卡等妈妈球员此次集体回归法网也引发网坛热议,妈妈球员是否应该得到更多保护?

  

  ●出战

  目标是重返世界第一

  7比6(4)、6比4,从比分可以看出小威与捷克球员克·普利斯科娃的这场比赛有些艰难,这是她自2017年澳网后再次出战大满贯赛。这期间,小威做了母亲,并一度暂别球场,远未回到去年澳网夺冠时的状态。

  “这不是一场轻松的比赛,看到她(普利斯科娃)第1个发球局的表现后我就告诉自己。”这仅仅是小威16个月来的第5场比赛,这让她多花了一些时间适应节奏。

  去年澳网后,怀孕的小威暂别球场。今年印第安维尔斯和迈阿密两站皇冠赛,小威提前复出,仅拿到2胜2负的战绩。之后,她又一次进入休整期,并接连退出了马德里和罗马等红土赛事,她说自己没做好准备不会上场打球。

  “我对自己总体比较满意,我觉得自己在步入正轨。”小威说至少发球比前几个月好了很多,“我的发球速度没有之前快了,但我没太追求这个,我现在更多把重心放在落点的精准性上。”

  当然,这样的表现也是小威不能满足的,“我觉得各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可能,有上升空间并且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小威称这是一件好事,意味着她还可以继续提升。“我回来不是为了比赛,回来就是为了赢。我很享受这种奋斗的感觉,并希望能看到效果。”至于未来目标,小威非常自信地说要重返世界第一,“前几天训练时,父亲在旁边说‘保持这样的击球,你可以重返世界第一。’我当时就跟他说这是我重返网坛的惟一目标。”

  ●心态

  女儿远比网球更重要

  与普利斯科娃比赛后,小威非常准时地出现在新闻发布厅,这在以前并不多见,一切都因为她现在是一位母亲了。

  被问及做了母亲后有什么改变时,小威说这种改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今天的发布会我会准时到,因为我想赶紧回家看看我的孩子,我已经一天没看到她了。”

  去年9月,35岁的小威成为母亲。两个多月后,小威和未婚夫奥哈尼安在新奥尔良举行了婚礼。婚礼结束后,小威便开始着手为回归网坛做准备。

  回归第一站,小威选择了著名的阿布扎比表演赛,这是该项赛事第一次有女球员参赛。小威的对手是新科法网冠军奥斯塔彭科,最终她在决胜盘抢10中失利。

  小威前往阿布扎比时,女儿奥林匹亚只有4个月大。“做了母亲后,再回来是很困难的。”小威说尤其像她这样30多岁的女球员付出会更多,“首先你要保持核心体能,这对我现在来说很难。其次感情上也会有很大转变,我和奥林匹亚在精神上已经紧紧在一起了。”

  小威称女儿对她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能相提并论,“虽然我很爱网球,但现在女儿才是最重要的。”小威说她规划好了自己的时间,除训练之外都陪着女儿,“如果我需要额外加训,很多时候也会趁着她打盹的时候去。刚开始我很难把握她什么时候会打盹,现在已经知道大概的时间段了,我不希望她睁开眼睛发现我不在身旁。”

  ●声音

  呼吁设保护种子机制

  远离赛场一年多,小威的世界排名跌到了第451位。不过受益于妈妈球员的保护政策,小威此次法网仍可直接进入正赛签表。不过在种子签表中见不到她的名字,上一次在大满贯赛中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遥远的2007年澳网。包括小威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她应该得到一个种子球员签位,毕竟她去年离开赛场时世界排名第一。

  早在抽签前,法网就表态不会给小威种子签表。按照WTA的相关规则,球员在生产后可以拥有一年的保护排名,凭借保护排名最多可以参加8站比赛。

  尽管排名跌至451位,但小威凭借保护排名可以报名法网,所有赛事都得遵守。今年一共有3位妈妈球员凭借保护排名参加法网,分别是小威(第1位)、阿扎伦卡(第6位)和米内拉(第104位)。至于种子球员签位的确定,还得听各赛事方的。目前,WTA方面表示设置种子排名保护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但他们也确实在考虑这个问题。此前参加印第安维尔斯和迈阿密赛时,小威均未获得种子签位。

  关于给小威、阿扎伦卡等妈妈球员种子签位保护的讨论,大多数意见是肯定的。“如果我还在打比赛,我可不想首轮就碰到小威。”名宿纳芙娜蒂诺娃称给小威种子签位是比较合理的。名宿考瑞尔也表示球员生子跟伤病休赛是两回事,理应区别对待。现世界排名第一的哈勒普则表示女球员生产很正常,给予种子保护排名是很好的做法。

  作为当事人,小威认为WTA有必要设置保护种子机制,“作为女性,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有权怀孕生子,同时能够继续职业生涯。否则当她们决定组建家庭,再回来后又得从头再来。”

  与法网、澳网等大满贯相比,温网在决定种子签位时拥有更大的自主和灵活性。作为7届赛会冠军,外界都相信小威会拿到一个温网种子签位,不过温网尚未表态。

  专题撰文/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