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羽)时至秋分,昼夜等分,秋天的味道也越来越浓烈。民间有句俗语“秋分食蟹忙”,意为秋分时节,蟹肉到了最肥美的时候。作为我国淡水蟹的代表,长在阳澄湖的“大闸蟹们”在经历最后一次脱壳后,于今年秋分这一天正式迎来了开捕。湖上的蟹农忙着捕捞,湖边的食客也早已按耐不住,吃蟹的最好时间从这一天开始了。

 

收获的蟹农。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供图


预计产量好于往年

 

9月23日秋分,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捕。

 

苏州阳澄湖清水村蟹韵蟹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顾敏告诉记者,相比往年,今年总体产量和质量预计会更好。主要是因为今年正式开捕时间相对较晚,蟹脱壳比较完全,有利于肉质生长。

 

“蓄势待发”的渔船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供图


今年大闸蟹生长期间,整体天气情况比较稳定,台风天气对阳澄湖一带影响也很小,“以往台风会造成气温的骤降,对于正处在脱壳期的大闸蟹来说,这种天气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蟹的脱壳率,导致部分大闸蟹体格较小,影响整体产量。”

 

由于捕捞刚刚开始,今年的大闸蟹价格走势还很难确定。在顾敏看来,前两年大闸蟹产量总体不好,阳澄湖内目前围网面积约有16000亩,总产量在2000吨左右。考虑到今年各方面有利因素,顾敏觉得今年阳澄湖大闸蟹产量肯定会超过2000吨。

 

“相比去年,价格预计会上涨10%至15%左右,以公蟹4两和母蟹3两一对的价格来看,目前是160元。”

 

大闸蟹好坏看腿硬不硬

 

作为我国淡水蟹的代表,阳澄湖大闸蟹早已经成为当地代表美食。相比其他淡水蟹,大闸蟹又为何如此“风靡”?

 

阳澄湖大闸蟹已是秋季餐桌的必备品。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供图


从小看着长辈养蟹,毕业后一直从事与大闸蟹相关工作的顾敏觉得,大闸蟹之所以成为很多人向往的美食,原因在于阳澄湖独特的生态环境塑造。

 

“主要是阳澄湖湖水以及湖底的环境与其它淡水养殖环境不太一样。”顾敏告诉记者,阳澄湖湖底的土层以沙土为主,“用竹竿戳能有很坚硬的感觉”。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闸蟹在爬行时四肢要更加用力,如此一来,健壮的四肢中含有饱满的肉质。顾敏还透露,一般在挑大闸蟹时,除了挑选比较有活力的,还可以通过感受蟹小腿的硬度,“如果蟹腿很硬,捏不动,说明这个蟹生长的成熟度刚好,因为刚刚脱壳的大闸蟹身体是软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吸收营养,这样肉才会长得饱满。”

 

据顾敏透露,大闸蟹养殖周期一般需要两年。虽然每年的3月左右,蟹农都会忙于投蟹苗,但事实上,这种蟹苗早已经过1年以上的培养。

 

“我们一般管蟹苗叫扣蟹,从大眼幼体长成扣蟹一般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之后再经过半年时间完成从蟹苗到成蟹的生长。”

 

新京报记者 张羽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