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帕金森的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明确,治疗仍以延缓症状为主。帕金森病高度复杂,极易漏诊、误诊,专家提醒,一旦出现嗅觉减退、长期便秘、长期睡觉说梦话等疑似征兆提示时,建议及时就医筛查。


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嗅觉失灵或是帕金森早期表现

 

帕金森病的由来与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有关,4月11日也是他的生日。早在1918年,帕金森博士率先发现一些老年人经常有手足震颤、身体发僵、行动迟缓等症状,称其为“震颤麻痹”,之后,其他医生就用“帕金森病”来描述这种病人。从1997年开始,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将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我国此人群的发生率为1.7%。数据显示,我国帕金森病人数约270万,年增新发患者10万,已经成为“帕金森第一大国”。 随着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预计到2030年,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将激增至500万人左右,全球超过50%的帕金森患者将在中国。

 

但帕金森的诊断也面临一些复杂情况,帕金森病高度复杂,极易漏诊、误诊。“一旦出现嗅觉减退、长期便秘、长期睡觉说梦话等疑似征兆提示时,建议及时就医筛查,这些都是高危人群。”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兼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学组组长、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海波教授表示,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我见过在睡眠中将自己打成锁骨骨折的,还有将老伴打伤的。”临床上可通过专科医生系统的病史资料和查体、脑黑质超声、脑分子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早期诊断帕金森病。2015年《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指出,临床上有40%~50%的帕金森病患者首发症状为嗅觉减退,嗅觉减退也成为帕金森病支持标准之一。

 

治疗有“蜜月期”,家属也不容易

 

陈海波指出,虽然目前还没有治愈帕金森病的方法,利用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并延缓疾病进程。其中,药物治疗是目前最为成熟、使用最多的治疗手段,也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运动、心理治疗等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教授指出,帕金森病人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规范治疗,通过药物和手术进行干预,可基本使患者过上趋于正常人的生活。

 

在帕金森疾病早期,药物治疗疗效显著而持久,患者仿佛又回到健康的状态,这个时期也被称为“蜜月期”,一般可维持3~5年,陈海波介绍,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会逐渐出现运动并发症,如药物治疗出现疗效减退,作用持续时间缩短,即便患者增加剂量、缩短服药间隔,似乎也跟不上疗效减退的速度,被称之为“剂末现象”。与此同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 “开-关现象”,患者表现出突然不能活动以及突然行动自如,像电源开关一样。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缓解,一天中可反复出现多次,且不可预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帕金森的高致残性还会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负责看护的家属也不容易,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学组委员、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冯涛教授提出,家人的理解和陪伴是患者最大的心理支持也是帕金森治疗的另一剂良药。随着帕金森病病情的发展,患者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易出现合并焦虑和抑郁。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不仅要关注运动并发症,同时也要关注抑郁、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同等重要。

 

除了直接医疗成本支出外,帕金森病还为患者家庭带来长期照护成本,为社会带来生产力损失。卫生经济学研究显示,每位帕金森病患者的年平均直接支出为15660元人民币,年间接支出为4500元人民币。随着疾病的加重,与帕金森病相关的经济负担将递增,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图片来源 资料图片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