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王俊)今天(1月16日),教育部发布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14门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方案和课标将于2018年秋季投入使用。据悉,新修订的课程方案中,增加了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科目。此外,引力波、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也成为相关课程中的内容。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在介绍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时表示,新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外语科目方面,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王湛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扩大普通高中教育的语种是大势所趋,此次选择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的原因也是出于国际交流的目的,这几个语种覆盖性高,在国际场合应用多,以后还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语种。“当然,这些科目在不同地区的设置也需要根据具体条件和学生兴趣。”王湛还表示,并不是说在课程方案中提到增加语种,紧接着高考中就会出现这三门科目,这还有一个实施过程。

  另据王湛介绍,新的课程标准重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等结合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历史课程方面,设置‘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专题;地理、生物、化学等课程则要求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物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宇宙学研究新进展,开展引力波讨论活动等;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数学等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了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相关内容。”

  近几年,部分省份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阶段,语文、数学、外语为考生必考科目,另外几门科目则需选择三门参加考试。有媒体报道称,选考科目“弃物理”成为趋势。对此,王湛表示,物理能培养学生对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是这次重点打造的课程。“我们精心设置了课程方案,物理也是学生必修课程,但至于学生在新高考方案中如何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