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在海外代购市场6年间增长30倍、原有包容式税制模式急需转变之下,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已在落地——在3月24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税总局联合发文后,4月8日,我国跨境电商税改新政正式实施,但因公布正面清单跟新政实施间隙太短,新政实施也被业内认为有些匆忙。

  纵观此次跨境电商税改新政的落地,我们不能不感慨其速度之快。从发文到正式实施,仅历经短短半个月时间,而在跨境电商税改新政正式实施的前一天(4月7日),财政部才在其官网公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4月6日海关总署也才发布《进境物品归类表》和《进境物品完税价格表》。

  尽管正面清单、单次限额2000元、取消50元免税额等新政特色,可能会提高部分企业和消费者的税负成本,但综合评估此次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其整体意义是正向的。在我国海外代购市场规模急剧扩大之际,此次正式实施的跨境电商税改新政,不仅可相对规范合规跨境电商与非合规跨境电商之间的公平性,也可平衡一般性贸易与跨境电商之间的公平性。

  但也要看到,跨境电商税改新政落地显得过于急促,这也给相关部门和企业造成较大困扰——不少地方监管部门因准备不够充分,当下已忙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多个保税区发生严重的订单拦截乱象,郑州保税区更是近乎全部瘫痪;为数较多的涉及跨境贸易的电商更是猝不及防,当前不仅应急式进行调改IT系统,而且相当一部分未在正面清单目录显示的商品,更面临从保税区打回乃至抛弃的窘境。

  网上有网帖曝出,浦东机场商品因不交税被弃一地。这些都迅即被官方辟谣,却也昭示出某些准备不足下的影响之大。

  方向正确的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在落地过程中却引发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甚至导致部分电商产生了本不应该的财务损失,这值得深思。

  首先,此次新政在三部委联合发文之前,本应先行深入电商企业进行充分的摸底调研,比如,电商企业在保税区的囤货数量和品类结构,再如,跨境电商IT系统更换所需的时间,这些均应提前了解并核实清楚,再在此基础上设定必要的政策缓冲期。

  尽管说,压减政策颁布到施行的时间差,能避免企业提前囤货的可能性,使得交易环境能公平开展,可也不宜为了求快而让电商在保税区积压货物严重,平白承受损失。二者间该合理权衡,这也考验决策的现实平衡能力。

  其次,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跨境电商税改新政,相关部门如果能举办多轮政产研和消费者代表参与的论证会,广泛吸纳不同群体的反馈意见,还能在部门之间开展协同推进会,制定彼此之间相互配合而不是相互冲突的政策,那么就能更为有序地推进新政。

  在我国全方位深化改革正在加速推进之际,不可否认,当前包括跨境电商税改新政等诸多层面的改革落地,其数量和频率可能远超既往,这客观上给相关部门造成了较大的工作压力。但若各种政策出台,能更注重那些前置性议程程序,避免仓促上阵,相信会令其落地过程更平缓,其成效也得到更大的保障。这也是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刚落地激起的舆情反馈的启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