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峰与妻子住在一间十来平米的房子里。


昨日,李高峰手捧做好事时被记者拍下的照片。新京报记者 王叔坤 摄

  【德行录】

  李高峰(46岁)

  社区:朝阳区八里庄街道无限社区

  李高峰不是个好男人。这是他妻子毛红侠的原话,按照毛红侠的理解,别的男人干顶天立地的事情,挣钱养家,这也本来是他们从河南进京务工的目的。

  2001年,来自河南扶沟县的李高峰夫妻进京务工,按照计划,挣钱是他们首当其冲的要务。

  但在北京的13个年头里,李高峰偏离了出行目标——在八里庄街道清理河道,捡垃圾,巡逻,抓小偷,清除牛皮癣小广告,给农民工在工地放映等,所有这些活儿前面都得前缀“义务”二字。

  他也曾遭人指责,也被妻子埋怨,也曾试图放弃,但在这条公益志愿者的路上跟他一样的同行者,鼓励着他继续前行。

  11月26日,本报报道了窦珍爷爷扫桥时意外坠桥的事迹。

  “看到报道后,有志愿者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就这个周末组织一次志愿服务,”李高峰说。

  这位进京务工者,被前辈的事迹所感染。11月30日,在志愿者的提议和李高峰的组织下,约20名志愿者走上街头,从早晨7点一直忙活到晚7点,“我们去过街天桥清理牛皮癣小广告。”

  李高峰说,“窦老人走了,但窦老的精神应该传承下去。”

  捡垃圾还清河水

  自2001年进京后的13个年头里,这些工作已成为他的一部分。

  “那时候二道沟河道垃圾成堆,我看着不舒服就想清理,”李高峰说。原本,他在朝阳区八里庄街道是一名卖烤白薯的小贩,而后又到报社做了一段报纸投订员,但经常跑到垃圾池清理垃圾、打捞二道沟河河面上的漂浮物,后到八里庄街道做了一名保洁员。

  一次,在河道清理垃圾时,碰到了70多岁的范伯诚。范老也是名退休后长期关注环保的公益人士。“看到他以公字当头,我就赏识他,说我们一起干吧。”范老说。

  自此,李高峰把范老当成师父,而清理二道沟河的垃圾成了二人的本职工作。

  李高峰说,一次他看到别人往河里扔垃圾,上前劝阻,结果遭到指责,“你这个外地人,凭什么管我不要扔垃圾?”“我说你扔的话也行,给我,我接住扔垃圾箱里。”李高峰也没退缩。

  慢慢的,二道沟河在他们的坚持、感染下河水变清。2012年,河道沿线居民和志愿者,将一个盛满二道沟河河水,里面装着两条金鱼的鱼缸当做礼物送给了李高峰。

  2005年至2006年,连续两年被北京河湖管理处评为水政工作优秀志愿者,同时被甘露园社区聘为环保监督员。2007年被北京市水政监察大队聘为义务水政监察信息员,被北京慈善协会评为“北京好人”。

  “不是好男人”

  “李高峰不是个好男人,”妻子毛红侠说。按照毛的理解,他们的计划是到北京打工挣钱,供孩子读书,过安稳日子。

  “其他男人干顶天立地的事,你看跟我们一块来北京打工的,人家都买两辆车了,我们还一贫如洗。”毛红侠说。

  2002年夏天,有人趁他们不在,将他们居住房屋的门锁眼里灌上胶水,并砸了门窗玻璃。“人家一大早前脚贴的小广告,他后脚就去清理,遭到报复。”毛红侠说。

  李高峰称,这些年间,他约换了20把被人故意毁坏的门锁。

  除此,他也会义务巡逻、抓小偷,“这些年我参与抓小偷,抓了29个,最后一次抓是今年5月。”

  但与这些“义务”工作相比,他住在八里庄街道提供的平房里,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捐助更需要帮助的人,“刚来北京后,我们6年没回过家,因为没挣到钱。”

  他的河南老乡羽佳说,一开始老家的人都骂他傻,出去打工的人,干活不要钱,看看其他出去挣钱的人,“就是不务正业。”

  这也就算了,但并不安稳的日子,一度让妻子产生离婚的念头。

  2004年的一个夏天,在路上的毛红侠被一辆货车逼到了二道沟河里,对方下车撂下一句话,“告诉你老公,不要管闲事。”

  “当时她全身湿透了,回来就收拾东西,说没法过了,要回河南。”李高峰说。

  “别人来打工挣钱,我们是来玩命的,怎么过?”毛红侠针锋相对,并提出离婚。

  后经人劝解,言归于好。2011年,在无限社区的公园里,做生意的毛红侠再度遭到一个小伙的殴打,从照片上显示,毛的一颗门牙被打落、左眼被打淤青。

  对方同样撂下一句,“告诉你老公,一个外地人不要管闲事。”

  回到家,夫妻二人抱头痛哭。

  此时的毛红侠已没有当初那么排斥。“别人夫妻逛街、遛公园,我一天去清除小广告时,她也跟着来当志愿者。”

  “只要你安全不出事,不让我担心就好,”毛红侠说。

  2012年,电影《北京好人》上映,原型李高峰。此时,在朝阳八里庄和河南老家,搬上银幕的李高峰事迹,开始广为人知,“现在大家都能理解我做的事了。”

  志愿精神在传承

  从2001年,李高峰结识范老,而后一起清理二道沟河垃圾开始,他们就未曾间断。

  但二人的努力是有限的。“我觉得二人再怎么努力,整个河水变清那也难,所以我提议组建一个服务队,发动身边的老乡、外来务工的人、街坊邻居等,大家一起参与,这获得了范老的支持。”

  2007年,李高峰组建了一个“北京外来务工人员之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40名志愿者均来自河南。

  经多年发展,李高峰志愿者服务团队已发展为1200多人,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来京的各行各业人员,“这个就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的人干一段时间就可能回家了。”

  在11月30日的义务活动中,志愿者中有博士后,有军官,有企业家,有学生,有白领,有打工者,“我们被高峰的事迹感染,也想跟着他做点好事。”

  博士后志愿者羽佳说,他本来就有做志愿服务的打算,但一个人不知该怎么做,后了解到李高峰的事迹,就主动联系,这一跟就是6年,“本来就是老乡,现在没事儿就经常来他这儿看看有什么活动,我也跟着抓过贼。”

  2010年,李高峰的这支团队,被联合国志愿服务合作项目办公室评为“公益实践示范项目”,这块奖牌至今摆在八里庄街道绿化队李高峰的住处。

  【榜样说】

  北京是个包容的城市,既然自己居住在这里,这里就是家,自己家里不好,我看着着急,心里不舒服,我做这些就是为了我们的居住环境。

  ——李高峰

  新京报记者 王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