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一支活跃在草原上的文艺团队,昨天(11月21日)收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回信。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文艺团队,能够让总书记关注?

  习近平勉励做“红色文艺轻骑兵”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16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乌兰牧骑6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贡献的决心。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21日回信说,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60年来,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勉励他们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据《内蒙古日报》报道,21日下午,锡林郭勒盟委书记罗虎在便赶到苏尼特右旗,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

  “只要有一个牧民,他们就演出”

  乌兰牧骑,汉语的意思是“红色的嫩芽”,后又被引申为“红色文化轻骑兵”。1957年,苏尼特右旗建立了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至今已整整60年。

  呼和浩特新闻网介绍,内蒙古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有不少牧区走上百里路才能碰到一两个蒙古包。195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现文化厅)进行文化调查后得出结论:要使农牧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就必须建立一种装备轻便、组织精悍、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

  1957年6月,第一支乌兰牧骑宣告成立。创建初期,这支乌兰牧骑只有9名队员、2辆胶轮车、2块幕布、2顶帐篷、3盏煤油灯、4套服装、5件乐器、6匹马和播音设备一套、收音机一台、留声机一台。无论是定居点还是放牧点,只要有一个牧民,他们就演出。“乌兰牧骑”的名字在草原上迅速传播开了。

  据第一代演员回忆,演出就在农舍和蒙古包中间的土地上,一块空地,一块幕布,没有灯光、音响,演员们点着煤油灯、汽灯、“火把灯”为农牧民演出。尽管条件艰苦,但是看演出的人特别多。

  “既为牧民演出,又同牧民种地”

  乌兰牧骑艺术团团长那顺向媒体回忆,乌兰牧骑队员不光会演出,还会种地、挤奶、做饭洗衣、为农牧民修理家用电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演员住在农牧民家中,晚上演出,白天帮他们干活。

  “一专多能的乌兰牧骑队员既为牧民演出,又同牧民一起劳动,他们代表的是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体现了国家赋予它的特殊身份,并且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认可。”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姚慧曾在文章中说。

  受乌兰牧骑影响,全国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乌兰牧骑式的文艺小分队。到1988年,全国仅五大自治区就有236支乌兰牧骑式的演出队。据悉,目前内蒙古草原上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每年演出超过7000场。

  60年来,内蒙古乌兰牧骑创作了数万个文艺节目,《顶碗舞》、《筷子舞》、《鄂尔多斯婚礼》等艺术精品广为流传,走出了德德玛、牧兰、拉苏荣、金花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我13岁时参加乌兰牧骑,呆了整整3年”,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曾说,“乌兰牧骑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这种平台,我不可能与音乐结缘,也不可能最终走上音乐这条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