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秀兰)“尽管医疗人工智能的热度持续高涨,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尤其困难,我们国家目前尚无一款智能医疗产品正式提交审批。”1月8日,在第十一届健康中国论坛(2018年度)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表示。


科大讯飞智医助理参加2017年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排在全国前5%;天坛医院举办神经影像人机大战,AI胜出;在研究界,《细胞》杂志发表了大量有关智慧医疗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整个智慧医疗在医学界发展的热度;美国食药监局目前已经审批通过12个泛AI类医疗产品进入临床应用,传统互联网巨头和众多初创公司也纷纷扎堆智慧医疗⋯⋯


一段时间以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在胡盛寿看来,尽管热度持续高涨,但人工智能产业雷声大雨点小,落地变现困难,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尤其困难。“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期望值过高,实际上人工智能只是一种赋能技术,而不是独立产业;人类生命数据的复杂性很高,人命关天;人工智能的开发需要医学专家的主导和深度参与。”胡盛寿表示。


从研发的角度来讲,数据是核心,对数据的筛选和标注是研发智慧医疗产品的基础。根据全国的调查来看,中国医疗机构数据的结构化和电子化没有统一标准,数据真实性和有效性有待商榷。胡盛寿表示,“如果是用不真实数据研发出来的产品,不仅会贻笑大方,更可能会谋财害命。”人体生命数据差异太大,变量极多,充满不确定因素,这是医学数据本身的特殊性,而人工智能本身是通过大量的逻辑运算来提出相关性的,有一点点小小的变化都有极大的变化,容易产生误导。此外,智慧医疗产业链条上各方缺乏有效沟通,研发人员不熟悉临床场景,医生缺乏对新技术的理解,面对新的产品类型,监管部门无法迅速制定评价标准等,也是阻碍智慧医疗发展的绊脚石。


中国在发展智慧医疗方面有三大优势:全球领先的互联网产业发展;14亿人口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市场需求;我国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有来自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胡盛寿认为,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床位闲置,传统全科医师培养周期长、效率低、留不住人,发展智慧医疗,我们有巨大的需求“动力”,可以此作为改变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突破点,但必须扎扎实实把核心问题解决,才能离真正的智慧医疗越来越近。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