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马瑾倩)针对引发广泛争议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刘俊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文章中对关键信息的虚构是“不合理的”,“才华有限青年”团队今天做出的回应存在二次炒作嫌疑。

 

关键性信息虚构值得警惕

 

今天下午“才华有限青年”团队针对文章争议做出了回应,称文章不是新闻报道而是一篇非虚构写作。针对这一回应,刘俊认为,关于非虚构写作的厘定一直有争议。有些人认为非虚构写作必须完全真实,几乎需要跟新闻报道划等号;而有些人则认为非虚构写作只需要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但是刘俊认为,文章中提到关于“高考状元”、“晋升情况”等关键性信息的虚构是不合适的,这值得警惕。发布“鸡汤”类型文章本身是没问题的,“鸡汤”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慰藉心灵;但如果读者在读过这篇文章并获得慰藉后,忽然发现内容里竟然很多成分是虚假的,这就变成一种“二次伤害”,使读者本身需要抚慰的心灵更加没着没落、无处依托,“鸡汤”就成了“毒鸡汤”。

 

团队的回应存在二次炒作嫌疑

 

而针对文章团队回应的整体态度,刘俊认为“显得锐气过强了”,是错误地用“执意+侃弄+鸡汤”式的惯有写作方式,来应对危机公关。如此,回应便容易将网民甚至是关心这件事情的人,打成“对立面”,这可能与团队一贯的态度有关。这种回应其实更多客观陈述就可以。

 

这个事情本身就存有争议,甚至有许多网友和媒体判断该虚构做法是错误的,此时该团队没有“平衡”地回应,而是继续“排斥”质疑者,一味认为自己没问题,于情于理都是“不合时宜的”。当然,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回应是不是在继续蹭流量,也值得怀疑。

 

同时,刘俊认为我们在批评这件事的时候,需要厘清当时发布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给社会增加正向能量,还是为了借助文章增加经济收益?如果单纯地为了增加正能量,此事尚且问题不大;但如果是蹭流量,增加收益,就难以容忍了。

 

需要严格要求,防止拿非虚构做挡箭牌

 

今天下午新京报从腾讯公关部门独家获悉,《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接相关投诉后,该内容因违反《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发布账号已被禁言60天。

 

针对自媒体内容发布的监管,刘俊认为,首先需要划分内容是否为“新闻事实”性内容。如果发布的为新闻事实性内容,则需要自媒体加强自律,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应的各方监管;而如果是非新闻事实性内容,则需要给予自媒体一定的自由空间,各方监管上可以弹性处理。

 

最后,刘俊认为总体上说,需要对这次事件格外加强警惕。因为类似事件社会影响特别大,不少网民和主流媒体都持反对意见,如果在此类做法刚刚“露头”的时候就纵容它,则很可能会带来很多负面示范效应。比如日后很多自媒体可能会拿“非虚构写作”当盾牌,把大量的虚构化内容当作事实来呈现、传播,这无论对于新媒体自身发展,还是对于读者信息接受,甚至对于整个社会文化风气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