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民晚报消息,昨天,《中国艺术圈著名老炮被比利时艺术家指责抄袭30年!》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公众号《抄袭的艺术》爆料,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希尔文(Christian Silvain)近日通过比利时多家媒体发声,指中国著名艺术家叶永青抄袭其艺术创作并从中获利,“他甚至胆敢在布鲁塞尔展出抄袭我的作品”。据指控,三十年来,中国艺术家叶永青一直在制作几乎完全抄袭希尔文作品的画作。


图说:希尔文站在自己的画作旁 网络图


事发后,叶永青对媒体最新的回复中,他并没有撇清与这位比利时艺术家的关联,“这是对我影响至深的一位艺术家,我们正在争取与这位艺术家取得联系。”与叶永青交往甚多的龙门雅集主持人李亚俐也表示,“叶永青曾告诉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最早的欧洲游历中曾极度受其启发,当时就尝试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创作。但是他自己的作品一直存在,一直在接收吐纳。”


有人以挪用、戏仿的创作方式为叶永青的行为作解释。


源自西方的当代艺术中,挪用、戏仿,现成品的利用普遍被视作一种创作方式,也是一种景观。以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为例,好几位艺术家的作品以这个微笑的美人为创作基础,比如,超现实艺术家达利在蒙娜丽莎画像上添了两道上翘的胡须,这一画面,即使在不了解当代艺术的人群中也知晓者甚众。哥伦比亚艺术家博特罗著名的作品中就有“肥胖版的蒙娜丽莎”——蒙娜丽莎的头部和身体大大膨胀,撑满了画布,眉眼间挤到中央,一望而知是博特罗风格。


图说:比利时媒体对叶永青(左)和希尔文(右)的作品进行了对比 网络图


即使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也长久地存在“挪用”“模仿”,比如元四家之一倪瓒的作品恐怕是经常被后来的画家仿的,八大山人仿过,蓝瑛仿过,王时敏仿过,沈周也仿过,但是仿者都恭恭敬敬地题写着被仿者的大名。


挪用、戏仿,与“抄袭”之间的界线在于,前者对原作提出了挑战之外,还对原作赋予了新概念和新意义。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至今,究竟有没有摸索到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模式?只怕多半仍属于对西方的半模仿半改造。那么,出现了叶永青这样的事,只不过我们知晓和不知晓的区别罢了,或许抄了一个离世艺术家,也就无人来深究理论,只“可惜”,目前这位被抄袭艺术家尚在人世,还活得好好的。可笑的是,原创者一幅原创作品的价格只及得上抄袭者的百分之一,而抄袭者却变成了“明星艺术家”。但是,是不是需要提请各位中国当代艺术家注意,当代艺术中还有贫穷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等等,而并不仅仅只有“挪用”这一种创作手法。


编辑 李晗

来源:新民晚报
原标题:叶永青“抄袭风波”引思考:除了“挪用”“模仿”,能有自己的语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