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市情缘】

  每年春秋两季的地坛书市,对我来说有着无穷无尽的吸引力。只要我来到这里,就如高尔基所说,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向面包。十多年来,只要地坛有书市,我就会一次又一次的前往,然后在商务、三联、中华、大百科等出版机构的铺面里搜寻一个又一个“漏网之鱼”,在意外的惊喜中购入一本又一本图书。最终背包装满,两手提书,在劳累与欣喜中回家。

  2001年到2005年,我曾在雍和宫附近租住于一间平房内,这段时间是我和地坛书市最为亲密的时期。每逢书市开幕,我总要趁着放假或周末,一次又一次往返于地坛与居所之间。家中数十种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外国文学名著,大都购买于这一阶段。其中,最大的部头是一套《巴尔扎克全集》。巴氏的著作,我此前已经购得数本,但始终不如全集完整。当时,人文社的摊位已经打出半价的招牌,在我下决心要买下之后,又和销售人员讲价,最终再降了五六十元。这套书着实不轻,我左手提着打包好的《巴尔扎克全集》,右手提着其他图书,四五百米的路,足足歇了七八次才搬运到家。坐在椅子上大口喘气的同时,心里却又有一股难言的满足感。

  在我从地坛书市购买的人文社图书中,《穆旦译文全集》可算是一次“划算”的购买。穆旦的诗歌素来为我所喜,而他的译文,更是深得王小波的推崇。为此,我曾经购买过他翻译的拜伦著作《唐璜》等。《穆旦译文全集》刚出的时候,在地坛书市的折扣是7折。我暗想明年的地坛书市五折应该可以拿下,于是压下立即购买的冲动,翻阅一番后恋恋不舍地搁下。第二年的地坛书市,这套书果然如我所预料的那样降到了五折——在毫不犹豫买下的同时,我又不禁庆幸自己此前的决策是多么英明。

  因为买书,我和一些卖书人也由陌生而熟悉。比如,畅畅书店近年来每年都会去地坛书市出摊,我使用的绿色封面的《辞源》合订本,就是以七十多元的半价购得。几乎每一届地坛书市,我都要去畅畅书店的摊位,从那里,经常能找到一些商务、三联、中华等大社自己摊位中也没有的图书。家中数十本“汉译世界名著”,都是从这里购得。如此一来二去,和老板成了熟人。每届地坛书市,也成了我们“约会”的佳期。

  2005年后我住到了大兴,离地坛公园的距离有二十多公里。有几年的地坛书市,因为倒车的不便,我不得不压抑购书的念头。这几年,我在地坛书市买书的数量减少了很多。去年,地坛书市又给了我一次惊喜。在去年的地坛秋季书市上,一向“傲慢”的中央文献出版社竟然也出摊了,好书五折,破损书更低的价格也很划算。这让素来对盗版书不屑的我大喜过望,于是一口气买下十多本党史资料类图书,及党史人物传记等,肩背手提坐上了地铁,然后再倒公交。去年,地铁大兴线通车了,但是,从地坛把书运回家仍然要辗转数次。然而我已下定决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一泓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