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谭】

  如何保护元上都遗址和控制周边环境,避免现代化的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发展带来的对其个性和传统的摧毁,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道严峻难题。

  八年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夔中羽先生意外地发现,北京中轴线往北延伸,它的延长线直指元世祖忽必烈的发祥地元上都。八年后的今天,当地时间6月29日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上都遗址成为中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内蒙古正蓝旗草原的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规模最大的草原都城遗址。人们难以想象,距今740多年前,这里被称为“世界的心脏”。元朝第一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在此登基,期间历经十一朝皇帝。

  元上都在元末农民起义战争中被摧毁。通过考古发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元上都遗址,不仅保存着宫城、皇城、外城、关厢、街道等元代城市遗址,而且保存着中轴线和棋盘街的城市布局。城墙、瓮城、城门及大型建筑基址基本保存完好,地表清晰可见街道、房址及宫城遗迹。由于它建在地势开阔的金莲川草原之上,高大的城墙,鳞次栉比的宫殿基址,构成了草原地带深邃悠远、规模宏大的文化景观。而在元上都遗址地下,埋藏着许多珍贵文物,周围还有元代祭祀区和墓群。

  元上都遗址的人类文明价值难以估量。作为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沿用历史最久、保存格局最完整的遗存,元上都遗址为蒙元帝国这一疆土空前辽阔的消逝王朝提供了特殊见证。这里也是亚洲北方草原与农耕交界地带的草原都城典范,这在世界文明历史和城市规划设计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虽然国际史学界关于蒙元帝国对人类文明史的影响问题是有争议的,但蒙元帝国辉煌而传奇的历史曾经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蒙古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多种文明传统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人类多种多样的文化遗产源于人类丰富多样的生存形式。这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完整性。由于近现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全球化的剧烈影响,以及自然灾害、战争威胁等因素,世界许多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当今中国,少数民族正在进行中的文化变迁与汹涌澎湃的现代化、城市化浪潮密不可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是这一文化变迁的主题。元上都见证着蒙元帝国的古老历史和蒙古民族的文化传统,它既是一种幸存的文化样本,也是一种珍贵的文明化石。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古老的元上都遗址及其周边环境,包括现存的非物质的社会文化要素,能为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特殊的见证,能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同时,它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思想信仰、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当下,如何保护元上都遗址和控制周边环境,避免现代化的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发展带来的对其个性和传统的摧毁,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道严峻难题。这一见证蒙古帝国雄奇往事的历史遗址只有置于草原独特的环境背景和景观衬托下,才是真实完整的。也因此,元上都遗址这一文化遗产的内涵,并不仅仅限于遗址本身,它既包括古代城址和草原景观这样的物质载体,还有敖包、摔跤、赛马、民歌长调和游牧民族那“铮铮铁骑踏霜来,烈烈风尘漫东去”的草原性格。

  □谢青桐(北京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