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谭】

  “大卫像被央视打上马赛克”。这则新闻一播出即被广泛传播。艺术品除了艺术属性,还有社会属性,尤其是一些知名度非常高的作品。那么,大卫该不该打马赛克?

  “大卫的马赛克”一出,各种民众想象也活跃起来。不过与以往无论民意如何汹汹,我自岿然不动不同,这次央视及时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在节目重播中还了大卫像一个真相——马赛克消失,众看客终得一睹为快。

  不过,仔细看看新闻,这次到中国来的“大卫”,并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位,而是“大卫·阿波罗”。中国观众熟悉的那尊,在1873年被迁移到佛罗伦萨艺术学院画廊。而对比下这两个不同的作品,无论是身材还是这次新闻的焦点,似乎都不可相提并论。在习惯了大卫像之孔武有力之后,再看看去掉马赛克的阿波罗像,实在是有些婉约可爱路线了。如此,似更显出央视对民众承受能力和道德水准,有些操心过度。

  不过,央视此举真是毫无价值?我却想唱唱反调。实际上,电视屏幕中何种形象可以出现,何种不可以出现,一直存在争论。固然大卫像被强行穿上的铜质无花果叶最后被摘掉,朝着最后的解放一路狂奔,可是社会发展的诡异之处恐怕在于,反对者亦有价值。革命并非永远正面,而有保守者参与博弈,方能确保社会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事实上,敏感部位被打马赛克,未必意味着就是色情,可能仅仅是因为不合时宜。比如在全家老小吃晚饭的时候,出现此部位是否引起人们的不适?即便可以证明,这种“不适”毫不合理,是愚昧落后的,不过你总不能剥夺人们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权利吧?

  1994年,香港淫亵物品审裁处把雕像大卫像评为不雅,理由是该雕像裸露男性性器官。此评审引起社会舆论强烈抨击。香港最高法院及后推翻有关裁决,而法官判词中亦表明任何有理智者都不会将大卫像视为不雅。这件事,自然被拿来作为诟病央视的证据,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想想,即便在我们视为开放之地的香港,也有一股社会力量试图给大卫像打上马赛克。不过到最后,各种观点、各种诉求都有个讲道理的地方,并有一个最高法院作出最后判决,这才是一个社会应有的状况。

  不过那些画面应该给什么人看,能给什么人,这还真是个问题。据美国学者研究,电视暴力和少年儿童侵犯性行为之间确有因果关系,而在社会压力之下,1996年12月19日,美国借鉴电影分级管理的成功经验,正式出台了电视分级管理办法。以性、粗口和暴力等内容作为评判的主要内容,以是否适宜少年儿童观看为标准,将电视节目分为多个级别,而如央视这样的公共电视台,又是在暑假期间中午时分,恐怕应该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执行吧。

  话说回来,就民众而言,为什么打上马赛克,又为什么去掉马赛克,都不得其解。这种打上你想看也看不着,不打你不想看也得看的状况,才是真正要改变的状况。

  □谢勇(广州 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