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从毕业后就入职联想,他个人和公司一起成长。
新京报记者 秦斌 摄

  杨元庆

  2004年12月8日,杨元庆带领联想集团收购IBM-PC部门,加速了联想国际化步伐,更是中国企业走向国外市场的一个典范。杨元庆1964年出生,安徽合肥人。1989年进入联想集团工作,2001年,成为联想集团总裁兼CEO。2011年11月2日,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因为联想成功的收购案,也让其在2008年被《财富》中文版评为“2007年度中国商人”。

  如果说十年前还算“花样年华”,但今天我应该已经是“早生华发”了。

  不过用“花样年华”来形容我现在的心理年龄,倒也不为过。这10年来,天天和充满激情的同事战斗在一起,一起应对严峻的挑战,一起追求更高的目标,一起登上一座又一座高峰,让我觉得自己一直活力十足,甚至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有劲头了!

  我们做了一笔漂亮的买卖

  收购IBM-PC是联想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但收购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IBM找过联想多次。第一次是2002年,当时我们没有把发展的战略想清楚,主要想在中国尝试多元化发展,就没有答应。到了2003年,IBM再来找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开始跟他们进行第一轮谈判,对他们的业务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后,公司最终做出了并购决策。

  在交易完成前,我们就细致地预测和评估了可能面临的几大风险。今天,各种事实都证明,我们所做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易,我们用非常合理的价格,不仅买到了一个百亿规模的全球性业务,而且还得到了顶尖笔记本电脑的开发、设计和生产能力,更得到了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和运营管理能力。

  走向国际的感觉很不一样

  过去联想基本上是一家在中国的公司,这几年实际上完全成为了一家国际性的公司。所以经常有人问我,最大的区别是在哪?之前和现在的感觉有何不同?

  我的回答是,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只是作为一家本地的公司,只要对本地市场了解就行;若要运行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公司,就一定要是一支懂得怎样运营全球化公司的管理团队才行。团队组成的多元化、国际化和全球化,也决定了公司所需要的文化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些都跟2005年以前的我们情况是有根本性的转变的,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我们要面对的管理的跨度不一样了。因为我们要管理多个市场,每个市场竞争状况不一样,对产品的需求不一样。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在过去七年时间里面所学到的。现在我觉得已经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精彩背后有更大挑战

  今年是我觉得最带劲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取得了联想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这一年,我们一次次实现突破、刷新记录。如果用一个最年轻人的,也是最符合我们今天主题的感叹词来形容这一年的感受的话,那应该就是——“哇塞!太精彩了!”

  现在,我们已经连续12个季度成为增长最快的世界主要PC厂商。我很高兴看到实现了联想人奋斗多年的梦想,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和放松。

  我们已经从暗处走向明处,将来的竞争会越来越复杂和艰险。一直以来,在中国以外的市场,因为没什么知名度,规模也小,我们都在暗处,竞争对手容易忽视我们。而现在,随着我们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一,无异于一下子暴露在了聚光灯下。无论是客户,还是竞争对手,都会对我们另眼相看。

  我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挑战,是我们必须要承担的责任。这是无法逃避的现实和要求,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变压力为动力,让自己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新京报记者 林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