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新京报微信,您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新京报”,或添加微信号:bjnews_xjb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6月11日,正在此间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传来消息,两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大修”,院士终身制将成为历史。

  工程院新章程增加了“劝退”规定,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和工程院声誉时,劝其放弃院士称号。中科院新章程也拟作相同的规定。

  媒体和网友纷纷点赞,院士制度改革方案历经数年讨论却迟迟难以出台,此次经中国最高领导人提出,终于让人看到了“动奶酪”的希望,难怪人民日报微博发出欢呼:终于不再终身制!

  院士终身制破冰

  两天前,在9日举行的中国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院士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突出学术导向,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年龄结构、退休退出制度等。

  大多数媒体在积极评价这一消息的同时,将关注焦点集中在“院士终身制”上。中国青年网

  评论认为,院士终身制破冰是“好声音”,对国家、单位和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长沙晚报》这样解读: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可以让一些精力有限的老院士退下科研一线,也可以把一些不符合院士条件的人清退出去,为后来者腾出空间,“院士进退有据是学术之幸”。

  与都市类媒体的微观视角不同,中央级媒体选择了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此次院士制度改革。

  新华社刊发评论指出,院士制度改革的意义绝不仅限于院士制度本身,人们期待相关改革能够点燃科技创新的新引擎。

  背后的利益

  “劝退”无疑是此次院士改革方案中最大的焦点之一。

  为什么有些院士不愿退出?

  有媒体将中国院士的待遇与外国院士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国外的院士只是一种荣誉称号,但国内院士却附加了太多的现实利益。

  人民网评论指出,长期以来,当上院士就如同进了保险箱,只要不犯“天大的事”,院士帽子就可以一直戴下去。

  霸占着院士位置不放的那些人,一直都是舆论讨伐的对象,他们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以至于新华社不得不大声疾呼,制定并严格执行“院士退出机制”比“退休制”更有意义。

  《光明日报》则从劝退院士的改革动向中看到了更高的价值:只有清除个别借助权力和作弊手段混入院士队伍的人,才能还学术界一方“净土”。

  然而,在现有环境下,要彻底改革院士制度并不容易。究其根源,无非是院士的头衔与个人以及单位的经济、学术利益密切相关。

  《半岛都市报》有同样的担忧:院士身上的身份利益不除,以旁门左道获取院士荣誉的功利行为就不会绝迹,主动或被动“死守”院士头衔的不合理现象就难以根除,彻底终结“院士终身制”势必困难重重。

  利益因素之外,行政权力因素也不可忽视。

  在《广州日报》看来,院士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倒不在于搞不搞终身制,而是如何在选拔、当选、退休三个关口都剥离利益集团和行政权力带来的影响。

  劝退该怎么劝?

  有了“劝退”规定,万一劝而不退怎么办?

  京华时报特约评论员顾昀认为,该规定能否落实到位,又该怎么落实,同样值得关注。

  例如,工程院曾动员备受舆论质疑的“烟草院士”谢剑平自己请辞,但遭当事人抵制后,事情就没了下文。可见,一旦缺乏相应程序支持,“劝退”就可能丧失可操作性,沦为软弱无力的道德劝说。

  而在新京报的报道中,也有专家对“劝退”的效果表示了担忧。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如果院士涉及学术不端,“劝退”是非常弱的处罚,应该取消其称号,“所谓‘零容忍’就是其一旦违反学术道德,就该免除他的资格。”

  新京报新媒体记者 张运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