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系列评论之三】

  诺兰弱化了“好莱坞英雄”最后一刻拯救全人类的模式化表达,也无视强国之间的“太空竞赛”,将影片落点放在父亲“一定会回来”的承诺上,这让《星际穿越》的情感元素真实可信,具有自然的感染力。

  奥斯卡的评委们会喜欢《星际穿越》,因为诺兰足够保守,他拒绝3D技术,坚持使用胶片,影片类型又摆脱了科幻的束缚,成为一部情感大片,它或许不是硬科幻迷的菜,但充沛的情感表达足以涵盖庞大的观众群。

  诺兰自己坦言,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拍摄了《星际穿越》,展示父爱的伟大于是成为影片的第一主旨。电影故事明白无误地指出,只有对孩子的爱,才能促使宇航员父亲库珀穿越星际,寻找可供人类移居的星球,诺兰弱化了“好莱坞英雄”最后一刻拯救全人类的模式化表达,也无视强国之间的“太空竞赛”,将影片落点放在父亲“一定会回来”的承诺上,这让《星际穿越》的情感元素真实可信,具有自然的感染力。

  父爱故事好莱坞拍了那么多,但《星际穿越》还是为父爱找到了新的表达形式,宇宙飞船、外星球、黑洞、第四维空间、第五维空间等等这些,都无法阻挡爱的传递,距离、空间、时间也不再是问题,爱的讯息可以穿透一切有形无形的隔阂,以近乎神迹的形式存在,当库珀在第四维空间推动书架上的书,组成摩尔斯密码向女儿墨菲传递信息的时候,观众会觉得,这不像是科幻,而是“心有灵犀”。

  在电影中,“幽灵”成为一种真切的存在。墨菲虽然觉得父亲一去将不复返,但却相信父亲不会死去,只是她再也见不到了而已。“幽灵”的说法对于中国人而言也不陌生,人们在清明节等一些时节祭扫亲人、凭空对话,相信在另外一个空间的人能听到,《星际穿越》用它的故事“证实”了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星际穿越》有这样震撼的一幕:宇宙飞船在外太空只能单方向接收信息,库珀在经历了“一小时是地球时间七年”之后,观看儿子在不同年份发来的视频影像,儿子结婚了,儿子又生了儿子……泪流满面的库珀却无法进行哪怕一个字节的回应。那一刻,虽然在肉体意义上他是活着,但在地球上的亲人看来,他已经是一个再也无法触碰到的“幽灵”。

  这一幕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它客观又形象地诠释了,当亲人生死两隔的时候,爱与思念会如此真切地撕扯着彼此的神经。英国作家毛姆曾写过,“因为有爱,人的存在才变得有意义”,《星际穿越》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说这个道理,爱的本能让人去保护家园,在家园即将失去之际,又去寻找新的家园。影片结束,人们告别地球,在空间站建立起新家园的时刻,库珀的星际之旅由对女儿的爱,毫无痕迹地过渡到了对人类的爱,这是“保守派”诺兰的高明之处。

  让情感回归科幻大片,是观众与市场的共同吁求。在视角特效、画面剪辑、技术堆砌几乎成为科幻大片代名词的时候,创作上的“保守派”们开始行动,用往影片里灌注情感的方式,来捍卫电影真正的本质尊严。同时也表明,无论数字技术能帮电影制造出多绚丽的梦境,如果没有了情感的浸染,这梦境永远是苍白无血色的。

  □韩浩月(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