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侯润芳)“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地区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在部分指标上,中西部地区有更好表现,展现出‘弯道超车’的可能。”

  7月30日下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在第三届互联网外滩峰会上发布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5)》(下称《指数》)。在此次会议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做出了以上表述。

  指数显示,在1754个县城的排名中,数字普惠金融排名靠前的县域,既有来自东部地区,也有来自中西部地区。“数字服务支持度由移动支付占比、贷款利率等指标合成,这意味着虽然中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总体低于东部地区,但是在移动支付端快速赶超,出现‘弯道超车’的趋势。”黄益平指出。

  《指数》也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通过数字普惠技术,地区间的发展差异在逐渐缩小。

  “2011年最高的上海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得分是最低的西藏自治区的4.9倍,而这一差异,到2013年缩小到1.9倍,低于传统金融圈,到2015年,这一数字缩小到1.5倍”,黄益平指出,数字普惠金融使得落后地区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金融服务。

  而在数字服务支持榜单上,中西部地区城市及县域表现抢眼,排名前十位的几乎全部为中西部城市。清华果洛州、新疆塔城地区、西藏阿里地区位居数字服务支持榜单的前三位。

  指数测算结果显示,在省一级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榜单上,上海、北京、浙江、福建、江苏位居前五位。在城市排名中,位居总指数榜单前五位城市的分别为杭州、上海、北京、深圳、厦门。

  据悉,该指数由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和蚂蚁金服集团的联合课题组联合编制。指数报告时间跨度从2011年至2015年,该指数综合测量了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31个省(包括直辖市、自治区),337个地级以上城市,以及1754个县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