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致力于反对贩卖人口的律师张志伟在办公室。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成功解救被拐男童,张志伟却高兴不起来。

  四五岁的孩子“像商品一样被转租”,而被抓获的“人贩子”,却未受到刑事处罚。

  那是2009年初,公安部“打拐”专项行动还未开展,社会上几乎没有“打拐”意识,成千上万的破碎家庭得不到关注和救助,人贩子在“证据不足”的庇护下猖獗。

  张志伟暗下决心,势将打拐进行到底。从提供法律援助到进行心理疏导,从参与解救被拐幼儿到推动法治进程……如今,张志伟参与打拐9年,见证了1643个家庭重圆。

  辞去法官留京当律师打拐

  张志伟保持着24小时开机的习惯。

  “张律师,有父母孩子丢了,急疯了满世界乱找,我们想问问,怎么样才能让公安尽快立案,怎么收集证据,孩子要是找着了官司该怎么打……”

  这样的电话,有时是凌晨三四点钟响起。惊醒接听后,他就辗转着,再难入睡。

  “太多破碎的悲苦家庭,我常常不能为他们做什么,只能作为一个倾听者。”张志伟说,对这些家庭来说,根本就没白天黑夜,他们一分一秒都睡不着。

  怎么想到做一名打拐志愿者?有人问。

  记忆回到13年前。当时张志伟还是兰州一名刑事审判法官。

  当时,他负责审理一起杀人案:两个刚满18岁的男青年准备在兰州火车站偷窃,因乘客同时被其他“同行”盯上,双方发生冲突。二人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出手捅了对方,最后“同行”因失血过多死亡。

  庭前会见,张志伟与两名嫌疑人细聊后得知,二人从小都是孤儿,常年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之后混迹在兰州火车站附近,捡拾、偷窃。

  当时张志伟不过26岁,作为城里长大的孩子,他第一次得知,社会上竟还有这样一个群体。

  他思考,如果社会给这些孩子多一些关爱和救助,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2008年,张志伟辞去法官工作,留京成为一名律师。当时,几个“家庭寻亲”的志愿者找他寻求法律援助。

  像是突然间闯入拐卖世界的大门。张志伟形容。

  “当时社会对于拐卖这块儿认知不够,信息不畅通。突然有成千上万的被拐家庭找我,血淋淋的现实让我震惊。”他开始加入打拐志愿者大军。

  为推动打拐法治进程奔走

  谈及起初的打拐战,张志伟仍有些“窝火”。

  那是2009年初,有爱心人士发现,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衣着单薄破烂、浑身脏兮兮的,在玉渊潭、王府井附近,拉着不成调的二胡乞讨,且哭闹得厉害,疑似被成人控制。

  打拐志愿者们积极行动,将小男孩的照片发到网上,寻找其家人,并与警方取得联系,商量解救乞讨男童的对策。

  准备妥当后,“志愿者迅速上前抱走乞讨的孩子。这时,突然冲出来一男一女,大喊‘别抱走我的孩子’”,张志伟回忆,事先在外围的警察出动,男子逃跑,女子被控制。

  他事后得知,这个孩子被二人租借来进行乞讨,女子自称“与家长双方存在自愿的租赁行为”。

  最终,男孩通过民政部门被送回河南老家。但警方无法从法律上找到惩处这种行为的依据,这名妇女也因证据不足,未受到刑事处罚。

  “男童像商品一样被转租,成为人贩子的牟利工具,而他们却受不到应有的制裁。”张志伟坦言,当时法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给“打拐”工作带来阻碍。

  这也让他意识到,“宏观层面上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只有从制度方面不断完善,打拐才具有普遍与长远的意义。”

  他连续多年为推动打拐法治进程奔走,呼吁中央重视失踪儿童问题,建议加大对拐卖儿童犯罪和组织儿童乞讨犯罪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建立失踪儿童及家长DNA数据库,追究买方刑事责任等。

  这些建议大多得到了公安部等部门的采纳。如今,在网络打拐、全民打拐时代,各种网站与公益组织都在进行中,超10万名志愿者加入进来。

  给苦难家庭陪伴和希望

  “截至目前,宝贝回家已帮助1643个家庭重圆团圆梦。”8月10日,张志伟在朋友圈里写道。

  他也经常担当起心理疏导的角色。

  遇到绝望的丈夫抱怨,孩子被拐都因妻子没看好,坚持要离婚。他会劝说,“这是罪犯导致的,与个人无关。根据经验,孩子被拐后肯定活着,只是在一个你们不知道的地方,可孩子会长大,会懂事找你们,你们不想给他留一个完整的家吗?”

  电影《失孤》中主人公“雷泽宽”的人物原型、骑摩托车寻子十几年的郭刚堂说,自己寻子遇到问题或者情绪低落时,都会咨询张志伟。“他劝我说,孩子会一直找下去,但家里还有父母妻子孩子需要照顾,要我边工作边找孩子,这样能更有力地一直走下去。”

  这位从事经济领域的律师,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事“打拐”工作,自嘲有点“不务正业”。

  张志伟深知,反拐、寻亲,依靠个人太过薄弱。“反拐工作牵涉社区妇联、民政等很多部门,他们的配合和支持,是真正实现全民反拐的落脚点。”

  更多时候,他规划着将全民反拐走进社区。最先投入的,是社区幼儿园。

  今年,他接连走进北京人大附属幼儿园、丽景幼儿园、劲松一幼等,针对儿童保护和反拐进行义务宣讲。

  “寻亲多年无果的情况为绝大多数,一家找到孩子还有千千万万破碎的家庭。”张志伟说,但每个渺小的举动堆积后,会带来大的成效。

  志愿者的存在,能给这些苦难的家庭,一个陪伴和希望。

  第1期

  姓名:张志伟 年龄:39岁 社区:海淀区曙光街道

  事迹:从法官到律师,从参与打拐到推动立法,张志伟长期从事反拐公益行动,成为全国打拐活动和国际反人口贩运行动的代表性人物,被称为“打拐军师”。

  榜样说:律师是个良心活,只有一身正气,才能匡扶正义。这些年接触了这么多破碎家庭,法律援助外,也会进行心理疏导。但我能帮到的还是有限,能给予的,更多的是一种陪伴和安慰。

  【大家问】

  问:你的家庭情况如何,家人支持吗?

  答:孩子只有几岁,看着他在大院里无忧无虑地玩耍时,会很庆幸可以拥有一个安全的环境,也更加坚定自己的工作。妻子一直很支持我的公益工作,早先时还陪我参加公益活动,帮着做助理工作。

  问:打拐多年,自己会不会受到影响?

  答:被拐家庭最常见的茫然与绝望,会感染到我的情绪。经常会遇到无助母亲的诉说,而我能帮到这些家庭的又太少,有时会找不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甚至会夜里突然惊醒,焦躁不安。

  问:如何看待自己从经济律师到公益打拐?

  答:我打过很多商业官司,谈不上放弃商业利益,但这个行业不能只考虑从社会攫取利益,也要考虑到社会责任的问题。不考虑为社会做什么,就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