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北京大学副校长。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杰认为,信息化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同时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说,互联网时代,人们会大量接收碎片化信息,关键在于如何辨别真伪。

  信息化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新京报:北大学校管理引入哪些新媒体手段?

  王杰:现在随时随地,人人都进行网上交互活动,进行信息接收。这对学校的管理运行,基本的教学科研,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很多过去独立的信息系统都可以整合到移动终端和手持终端上,非常方便。比如北大在2014年左右做过一个毕业生离校系统,改变了传统的到各部门盖章的“转单”流程,通过网上窗口和APP就可以办理,学生们都说这是“一分钟滚蛋系统”。

  新京报:信息化教学方面带来了哪些变化?

  王杰:一方面,现在学生们都有手机了,可能上课下课都在玩,给学校管理和教学带来挑战。另一方面,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学知识,有些比老师讲得好多了。这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考虑如何让学生上课有所收益。

  新京报:学校是怎么应对这些挑战的?

  王杰:我们引进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比如MOOC模式,即大规模开放的网上课程,这个其实是把过去传统课程里的内容放到网上,目前很受关注。

  接收碎片化信息关键在辨别真伪

  新京报:新媒体为校园文化带来了哪些改变?

  王杰:网络时代,人们生活在了一个新的空间里面,如果进行大量线上线下的活动,会产生很好的影响。比如北大的社团活动非常有名,如今也转移到了网络空间里,出现了“思奔”等项目,相当于打造了一个平台,让大家能在里面展示创意和想法。

  新京报:新媒体设备的特征之一是碎片化,这是否会带来师生思维方式、阅读能力的变化?

  王杰:大家会收到大量的信息,但是不能保持长时间专注的阅读。此外,现在学校即使不教学生每天都有知识吸收,关键是怎么辨别真伪。

  新京报记者 黄颖 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