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央视报道,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智慧家庭研究中心通过实验证明,一些23元“明星同款”的口罩,其防护效果和过滤效果,竟然不如5毛钱的一次性医务口罩。

  看见这样的结论,估计那些怀揣“防霾”的目的,佩戴这些“明星同款口罩”的人,心中多少会有一些不爽,花更多的钱,却吸入了更多的雾霾,这不是上当吃亏的节奏吗?

  

  自古人们都说病从口入,但在雾霾面前,显然还需要增加一条“病从鼻入”。这时不时就要侵扰而来的雾霾,饱含了大量的PM2.5,搞不好就沉积在人的肺泡里面,这情景想一想都是祸害无穷。

  于是,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

  戴个口罩,虽不能杜绝雾霾,但多少有个减缓和心理安慰作用。然而,烦恼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商家很容易把人们的需求转换为赚钱的契机,口罩以各色各样的姿态来到了人们的眼前,价格上下相差几十倍,据说都能防雾霾,颇给人一种雾里看花不知所以的感觉。

  “所有标榜自己有防霾效果的口罩,必须标出自己的防护级别。”

  这是不是应该怪厂家呢?他们当然有责任,但具体的责任是什么,似乎并没有什么界定的标准,仅仅靠一次科普试验是不能充当执法的依据的。

  说起来,口罩还是咱老祖宗的发明,因为据有限的记载,咱中国人最早使用口罩。

  当然,在早期不是用来防雾霾的,而是帮助身体抵御冷空气的,后来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意识到这个物件对于疾病的传播有预防作用,逐渐成为了医院的标配。早期的医用口罩以厚厚的纱布为主,后来根据其过滤物质的体量大小,美国出台了N系列、R系列、P系列等不同的标准,欧洲则制定了FFP的分级系列,我国也出台了类似的把口罩分为4类的标准。

  

  但是,当口罩作为医用物品出现的时候,会经受相对严格的标准检测,N95或者N99,实际标准达不到,是不允许乱标的。

  可是当口罩从医院里面跑出来成为防霾利器的时候,该接受什么样的标准,却有些失去了方向,因为雾霾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里面的成分相对复杂,我们的口罩究竟应该抵御什么样的物质,这些似乎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这个时候,大谈口罩的防霾作用,确实容易出现比较混乱的情况,特别是走在大街上,还想兼顾美观的作用,就更可能出现其他方面的效果弱化。

  所以,对于口罩防霾,不能总是靠商家去热炒、一些媒体去调查,这时候更多的应该出现专业的声音,例如在雾霾天适合使用什么级别的口罩最优,管理部门应该要求所有标榜自己有防霾效果的口罩,必须标出自己的防护级别等等。

  这些措施出台了,可能人们才不会在买昂贵的“明星口罩”还是一次性口罩之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