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龙潭庙会第一天,龙潭公园内挤满了逛庙会的市民。当天,龙潭庙会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


1月28日上午,地坛庙会举行仿清祭地表演。


28日,地坛庙会年货区,和鸡有关的年货很受游客欢迎。


28日,龙潭庙会冰雪嘉年华,一对母子正在玩耍。


28日,地坛公园西门,民俗演员们正在进行开幕表演。

  大年初一地坛迎客17万余人次;预计今明两日各大庙会迎客流高峰,警方提醒避开10时至14时

  1月28日,大年初一,北京各大庙会开门迎客。作为京城两大人气最旺的庙会,龙潭庙会当天接待游园人数12万余人次;地坛庙会举行的皇帝祭地仪式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当天迎客17万余人次。

  新京报记者逛庙会发现,鸡因与“吉”同音,各种“鸡”款的年货最受市民欢迎。

  据了解,北京各大庙会预计今明两天迎来客流高峰。警方提醒,每天10时至14时是庙会人流高峰,市民可错峰逛庙会。

  地坛庙会

  “穿越”清朝看皇帝携文武百官祭地

  大年初一,北京风大,最高气温只有0℃,但这并没有影响市民逛庙会的兴致。地坛公园南门外,竖立着红色的“吉祥如意”迎客牌楼,大红灯笼挂满道路两旁树木,一派喜气。

  祭地表演引上千市民围观

  “舞狮、盘鼓、踩高跷、扭秧歌……”半小时的开幕表演结束后,9时30分,作为历届地坛庙会的保留节目,为期五天(正月初一至初五)的仿清祭地表演拉开序幕。

  方泽坛内响起悠扬的古乐,“文武百官”着大臣服装分列两边,“侍卫仪仗”前后拥护下,“老皇帝”着黄色龙袍从轿子上下来,从人群中走出,沿石路缓步进入祭坛。

  “跪、拜……”150余人组成的表演团队,严格按照乾隆年间史书所记载程序,进行祭地仪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祭坛周围拉设着警戒线,几十名安保人员依次站在线外维护祭地表演的安全,近千市民驻足围观。由于人多拥挤,不少家长将孩子架在脖子上看表演,各种自拍杆也派上了用处。

  “其实我们几乎每年都来,感觉像穿越到了清朝,这是传统文化的展现。”一位市民介绍,自己早上6点多就已经出门排队,参观同时也在为家人祈福,希望来年平安顺利。

  “鸡形”产品集中亮相年货区

  鸡形面具、鸡形布艺……在地坛庙会年货区,“鸡”明显是“主角”。因与“吉”同音,和鸡有关的年货很受游客欢迎,每个摊位前都聚集了数十市民驻足。

  在非遗手工艺区,各家摊位也以“鸡”的外形为主打。手工艺品排头第一家的香包摊位前,架子上挂满了鸡形的彩色手工香包,周围挤满了围观市民。“这个是10元一个,下面绣着珠子的是20元一个。这是今年特意为鸡年庙会准备的,全是手工制作的。”摊主吆喝道。

  此外,去年地坛庙会上红火的悟空帽今年也有了升级版,帽翅上插着类似于雉鸡尾的长羽。“这个和鸡也算沾上关系,定价30元,也是个好彩头,销量肯定比去年高。”一位摊主自信地说道。

  据地坛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2016年春节期间,地坛庙会累计接待了约95万名游客。今年春节,根据统计,大年初一已经迎来17.6万人左右,初二初三将会达到客流高峰。庙会期间,地坛公园将通过售票、安检、人工等多个端口,对园内人流量进行控制,一旦达到临界值,将启动应急方案。

  ■ 人物

  60岁“老皇帝”连续27年祭地

  曾是安保人员,被领导一眼相中做“皇帝”;演出完脱下龙袍“变身”检票员

  浓眉、方脸,双眼炯炯有神,地坛庙会的“老皇帝”齐学恩今年已经60岁了。不似老人的慈祥,齐学恩不说话不笑时,透着一股不露自威的气场。

  谈到当年为什么会选他做“皇帝”,齐学恩回忆道,“那会儿我年轻,是地坛的安保人员,领导一眼相中,说这小伙子个高、帅气,就让他试试。”

  第27年登上祭坛

  自1990年在地坛庙会上扮演皇帝开始,这已经是齐学恩第27年登上祭坛。最初进行祭地仪式,是专家根据乾隆时期的史书记载,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仪式进行。27年的演出经验,齐学恩已经成了“半个专家”。

  正式祭地演出前两天,齐学恩和150余名演员组成的表演团队,会在斋宫内,进行最后的准备和彩排工作。他穿上龙袍,不仅要保证自己的演出,还要挨个指点演员们的动作,叮嘱演员的站位,带领“文武百官”完成祭祖、祭地等仪式。

  “下指令的人很重要,因为我不说话,所有动作都是根据他所说的话完成。这两年还比较顺利,以前表演时有过大风,吹倒铁架,他喊跪,我就不小心磕到架子上。”齐学恩说,演员虽然常换,但自己总要和他们保持熟悉。

  说起扮演皇帝的囧事,齐学恩能回忆起很多,如龙袍里的裤腰带松了,裤子差点掉下来;坐在轿子里,遇上熟悉的朋友四哥四哥地叫着……“站在祭台上,每一个细微动作都会被放大,被观众看到笑话。只要穿上龙袍,我就得时刻警惕着,包括神情,不能四处张望或是乱说话,保持威严。”

  长期跪拜 腰腿有损

  27年时间,齐学恩已经教出了6位徒弟。由于今年庙会时间短,每天上午就演出半小时,今年演出,他亲自上阵。前些年演出时,齐学恩总会带上徒弟,让他们轮流上场,学习如何扮演皇帝。

  演出结束,齐学恩回到斋宫换下衣服后,又会穿上员工制服,站在地坛东门处负责检票。偶尔会有北京老街坊来看演出,入园时发现他,会和他打招呼“你不是皇帝吗”?他笑笑,继续手中的检票工作。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齐学恩已经到了退休年龄。“明年会退休吗?”有同事这样问他。“退不退休我现在还不知道,听领导安排。”齐学恩说,长年的跪拜,让他的腰和腿都有一定程度的磨损,今年,他还在膝盖处戴了两块护膝。“但我的身体还很健朗,如果领导允许,我会继续演出的。”

  由于每年都有演出任务,齐学恩每年的春节都要在工作中度过。“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我年轻时还到外地演出呢,这就是我的工作。”

  龙潭庙会

  游客直播分享花会表演

  “快点,快点,就等你们了!”大年初一上午8点,龙潭公园西北门外,头戴花帽、身裹羽绒服的演职人员在领队的招呼下一路小跑。

  虽然还未到开放时间,公园门外已经有不少人在等待。此时门内,负责此次庙会的安保人员也已整装完毕,集结待命。

  来自各地的花会表演队伍承担了本次龙潭庙会的开市表演任务。上午8时20分许,西北门内广场,一男一女两名舞狮人从广场底角斜刺里冲出,一连串空翻结束,游客一片叫好声,开市表演正式启幕。表演结束后,游客正式入园。

  在袁督师庙广场进行的民俗传统花会表演是本次龙潭庙会亮点之一,还未到表演时间,舞台前的条凳上已经有游客提前“占座”。“怎么还不开始,不是说好九点的吗?”一名中年游客表达着自己的急切。

  舞狮再次第一个登台,不同的是,这次表演增加了更多环节,舞台中央搭起两人高的脚凳,一只“狮子”从最高处侧身旋转跳下,现场响起了起伏的叫好声,“这才叫真正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来自延边的象帽舞表演队第二个登场。象帽舞是朝鲜族富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形式,象帽顶部的彩色飘带在舞者头部有规律的扭动下旋转飘飞,划出一道道彩环,较之舞狮表演的紧张刺激,象帽舞带来的更多是舒畅愉悦。

  起源于明清的类似于北方秧歌的河北井陉拉花也登上了舞台。井陉拉花表演期间,一名坐在舞台前正中央的男子引起了新京报记者的注意,他的手机置于自拍杆上,而自拍杆则架在舞台前的围栏上一动不动。当有人挡在男子身前,男子便会起身提醒:“麻烦让一下,我在直播呢。”

  该男子告诉记者,他是某直播平台的一名主播,目前已有四位数的粉丝,“想让粉丝也看一看北京的庙会,这样的庙会一年一次,机会难得。”

  龙潭公园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截至闭园,初一当天接待的游客数达到12.3万。

  厂甸庙会

  糖画摊位前挤满大小游客

  厂甸庙会今年依然延续在西城区琉璃厂和陶然亭公园两地联办的传统,文市和民俗两大主题并行。

  源发地——东西琉璃厂作为厂甸庙会的拓展区,主要组织老字号名店做技艺展示。在陶然亭公园,则有甜香诱人的冰糖葫芦、风格各异的风筝和风车,也有创意头饰摊位。人群中,举着风车风筝,头戴黄色小鸡发箍的游客,成了庙会一景。

  穿过榭湖桥,位于湖中小岛的百姓大舞台也十分热闹。京剧、皮影、吆喝表演,上午9点半到下午5点半,10场节目,呈现精彩绝伦的“民间百戏”。皮影《黄鼠狼送礼》,应景又好看,引得观众哈哈大笑。

  在陶然亭公园北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有北京兔儿爷、传统雕漆、北京皮影、葫芦烙画、老北京糖画、传统彩灯、蜡果、抖空竹等,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兔儿爷的耳朵是可以摘下来的,他下凡的时候把耳朵藏起来了”“这空竹可得练呢”“这雕漆是用树上的凝脂做的”,大家被传统文化吸引,七嘴八舌地询问讨论,感受老北京传统风貌。

  其中,要数老北京糖画摊位前人最多,有买糖画的、有看怎么画的。糖画形状有鱼、小鸟、花、十二生肖等,大人小孩都很喜欢。据了解,画糖人是用糖来作画,因为凉了之后非常容易凝固,所以动作要快,而且每笔之间不能间断。

  只见糖画艺人舀半勺糖水,边倒边画,随着糖丝飘洒,不到一分钟,一只小鸡就跃然大理石面,再趁热粘上竹签,很快就递到游客手中。游客拿在手上,也不舍得吃,喜滋滋地欣赏。

  红楼庙会

  “元妃省亲”演员多为大学生

  大观园是京城一处极富特色的古典园林,它还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影视基地,在书中被称作是“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的顾恩思义殿就在这里。大年初一当天,这里举办了第二十二届大观园红楼庙会。

  初一下午,新京报记者走进了大观园,园内人流如织,游客摩肩接踵,与龙潭庙会的喧闹热烈不同的是,这里更多的是曲径信步,花下闲谈。

  自1994年第一届大观园红楼庙会举办以来,“元妃省亲”大型古装仪仗表演就是红楼庙会独有的特色传统节目。它再现了《红楼梦》书中贾宝玉的姐姐、皇帝的贵妃贾元春回家省亲的场面。

  公园北面大观楼后的舞台上,“贵妃娘娘”贾元春在两位女官的护卫下缓步走来,在雉羽宫扇的掩映下更显尊贵。八抬銮舆描金绣凤,“大内侍卫”手持红黄两色伞盖与拂尘,队伍行进至大舞台并举行省亲典礼,再现宝黛成亲、贾母贺寿等红楼情景剧。

  大观园管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元妃省亲”主持人张月告诉记者,整个舞台剧的台前演职人员多达40人,其中大部分是从北京高校招募的大学生,主要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和首都经贸大学。

  “每年春节不回家的学生,通过学生会介绍,来我们这里参与选拔和表演,人每年都在换,但一般只要排练半天就可成形。一些老演员最长的已经演了十届,还有一些已经上班的人,只要有时间也会主动要求回来演。”张月说。

  据介绍,截至大年初一下午两点,红楼庙会入园人数1.1万,同比下降26%,门票收入23.2万,同比减少7%。

  采写/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张越 赵朋乐 李禹瞳

  摄影/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