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MIT科技评论杂志在洛杉矶举办了人工智能峰会。在峰会上,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和科研人员齐聚一堂,侃侃而谈。峰会着重讨论了新兴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和面临的诸多挑战。以下是独家编译,Enjoy~

  细分化的AI应用领域

  无人驾驶:商业化是难题

  

  要提到人工智能的应用,肯定漏不掉无人驾驶。在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想在无人驾驶领域分得一杯羹。

  虽然Google在无人驾驶领域早有布局,但是很长时间内没有实质性的突破。Google现在希望通过与车企的广泛合作,在2020年实现其制定的宏伟目标,找到一条可以盈利的发展道路。

  而Uber的目标明确,思路明晰:用机器取代专车司机。目前Uber在做的便是不断完善无人驾驶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和安全指数。然而,随着撞车事故的屡次发生,Uber能否做到有待检验。无人驾驶肯定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大趋势,不过怎样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却是个难题。

  家用机器人:现实中的《人工智能》

  社会型机器人的发展也可谓非常迅猛。正如电影《人工智能》中的情节,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正在研发家用机器人。如亚马逊的Alexa个人助手,扫地机器人Roomba甚至还有Far Eastern公司将于今年推广的性爱机器人。

  现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新一代社会型机器人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他们开始有一定的自主权,甚至进行思考,和人沟通。

  生产这些新型家用机器人的公司有创业公司,也有老牌公司。2014年,日本的通讯巨头SoftBank开始售卖用作娱乐的机器人;7月,一个法国的创业公司Blue Frog Robotics计划开始推出它的首个机器人Buddy;北京的小鱼儿科技公司,深圳的 Ubtech公司也都在制作相似的人工智能产品。

  医疗行业:预测疾病

  除此之外,用于医疗行业的人工智能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瞩目的是被应用于处理医疗图像和筛选医用数据的机器学习技术。该技术以模仿人脑内神经元的运作为基础,深度学习在检测图像和数据方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去年,来自谷歌的人工智能团队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即深度学习可以用来自动诊断眼疾。与此同时,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科研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该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像一个专业医师那样诊断出皮肤癌。来自纽约的一家医院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病人的电子健康记录,分析结果使人大吃一惊。人工智能精确地预测出了病人的疾病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注焦点:拥有思考能力的机器人会对人类造成威胁吗?

  从过去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迅猛势头往往需要巨大的技术突破来维持。作为颠覆世界的科技,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和制造业方面的应用都很广泛。深度学习已被证明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语音、图像识别技术,在医学研究和医疗保健中的应用尤其广泛。

  虽然这些技术都已经发展成熟,但是人工智能科技在近年来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创意倒是不少,可是技术突破做不出来,这也是今年MIT科技论坛最为关注的事情。这个领域里的最高目标就是做到通用型人工智能,即可以集上述功能为一身的科技产品,但目前看来,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另一方面,很多人也在质疑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当你长时间和一个人相处的时候,他们的性格特征也会“传染”给你。但是如果这个人是机器人似乎就让人难以接受了。比如说,许多父母抱怨亚马逊的Alexa个人助手会使孩子们变得粗鲁。Alexa不需要人们对他说“请”和“谢谢”,他们能够忍受一遍一遍回答相同的问题并且即使已经出离愤怒,也能保持平静。总得来说:他不能引导孩子们学会如何和真实的人相处。

  人工智能系统的拟人化进程越来越快,对于人类的影响也在不断提升。New Scientists报告称长期和机器人相处的儿童似乎会沾染一些机器人的行为。新的实验表明,当儿童们和非常积极肯干的机器人相处时,他们就会从机器人身上学到坚持不懈的态度。

  还有一些调查者试图利用机器人在成年人身上的影响。昆士兰科技大学正在组建一个由小型机器人Nao组成的小团队,它们能够训练人们健康饮食。人们有希望能够通过和机器人聊天就能确定好膳食,而不用再从手机上查询卡路里含量,这就很高效地改善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随着机器人快速走进人们的生活,这也意味着他们可能将发展出自己的性格,不再服从我们的命令,这个问题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伦理问题。所以MIT科技论坛预测AI未来的研究方向将包括人工智能是怎样做出自己的决定的,而它作出决定的过程又是否具有可控性。

  From MIT Technology Review

  编译/季文捷 董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