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动新闻:画说百科:网络情人节为何要过5.20而不是5.21?

  如果到了五月份你还没对象,那请就不要再挣扎去表白了。

  从1月开始,小光棍节,情人节、白色情人节、愚人节,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一次表白的狂欢。如果经历了这么多次表白节你还是没能找到另一半,那也不要指望着接下来的各色情人节和光棍节就能一举脱单:真不如趁着商家打折去抢两件包邮更温馨。

  不管是表白还是被表白,大家早就被数不清的情人节给弄得心烦意乱了。被偏爱的每个月都要被骚扰,得不到的每个月却都在骚动。最后的结果无非是,大家都患上了表白无力症。

  几年前,当光棍节和网络情人节刚火热的时候,还有某个社会学研究者发表文章,信誓旦旦表示这是时代的进步,理由则是,中国人过往太羞于表达爱,而民间节日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人情感表达的渠道。

  事实证明,这些节日只丰富了商家搞促销的借口和丰富了少数怂人借节日壮胆的雄心。忙着制造爱恋节日的人忘记了,情感表达原本就是内敛的,因为羞涩内敛而弥足珍贵,表白才有仪式感,恋爱才显得庄重。

  ▲新京报动新闻:新京报单身女记者亲自参加相亲大会,登台介绍寻找意中人

  我还记得,在光棍节还不是淘宝节的时候,那一代的大学生还真诚矫情得可歌可泣,欲求不满地在借酒消愁,蠢蠢欲动的拉来兄弟壮胆,节日给了表白一个难得的借口:在这一天,被拒绝不会被耻笑,表白也不是一种骚扰。

  可惜,类似的出口我们一年只需要一个。今天早上,我在微博里搜了搜520相关的话题,商家趁势打折,明星们趁势晒自拍,唯一有点意思的话题是,谢杏芳公开发微博手撕小三。

  这倒有点意外的爱情味道:爱情压根不是甜蜜如淘宝包邮的,爱情是算计、猜忌、争斗、妥协和收益的总和。我总觉得,炒作网络情人节和会被情人节左右情绪的,基本上都对爱情缺乏真正的了解。

  比如,这个月表白节得不了手,换一个对象下个月再试试,鲜花不行,换个首饰,这个情感大V说得行不通,换一个专家再抄袭背诵。

  表白的出口太多,可表白的人太少,要表白的话太水,可预见的表白结果也太直接和赤裸。节日泛滥,成了我们新的爱情病表征:越不羞于表达爱,可我们能付出的爱也就越少,越是不缺乏渠道,可我们爱的能力越虚弱。

  

  节日太多,我们的表白都不够用了。爱情节日应该鼓励大家追随内心的爱情渴望而不是制造一种尽快脱单的恐慌氛围,应该鼓励大家真诚又用力地去追求一生所爱,而非让大家服从于欲望、口水和舆论。

  从真爱的角度看,网络情人节属于典型的供需不平衡:对真爱的需求强烈但并不高频,真爱难得值得表白的人也不多,而我们的情人节却太多。造成的后果,要么是大家患上了情人节冷漠症,接着造成一些情侣摩擦,要么,则是忙着在情人节表白了事,摊上一个原本不适合你的对象草草度日。

  因此,我衷心希望520和各色情人节消失得越早越好。当然,商家的包邮和打折可以继续。

  文/胡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