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德讲师丁璇的演讲

  最近一个多月,被称作“女德教母”的丁璇再未公开露面。5月14日,61岁的丁璇在九江学院的讲座引起公众质疑。“女孩最好的嫁妆是贞操”、 “三精成一毒,专伤不洁女”等“雷人”言论,随即在网上传开。

  丁璇为何方神圣?有何学科与学术背景?居然逆历史潮流而动,说出如此雷人之语?带着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抽丝剥茧,还原了真实的丁璇与其背后的利益链。

  不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位大学讲坛上的座上宾丁璇老师,最高学历是初中,退休之前是承德市供电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因为擅长文艺,做过机关幼儿园园长,指导小朋友们排练节目,在承德很有名⋯⋯

  看了这样的履历,那些听过丁璇讲课的大学生们、企业职工们,不知道会不会受伤?

  无论是大学还是企业,请社会人士讲课都不稀奇,但一般而言,这些讲课者大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最起码,也要有不平凡的经历、打动人心的故事。

  ▲女德讲师丁璇的演讲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一个初中毕业、没有任何学科与学术背景的退休大妈,被大学、企业奉为座上宾,令其登堂入室,大谈与社会已经格格不入的封建糟粕,居然一讲就是300场,甚至被称为“女德教母”。对此,只能用“荒谬”来形容。

  可问题是,真的是骗子太多,傻子都不够用了吗?

  不要以为丁璇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其隶属的河北省文化研究会里,有46位像丁璇一样的文化讲师。这些人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女德讲师刘某是青岛某美容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主讲家庭教育的讲师田某是山东省肥城市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

  这些没有任何学术背景的退休大妈、农村妇女,到底是怎么一跃而起成为女德讲师的?在行业精分如此严格、专业化的背景下,专门给大学、企业授课的讲师资质,为何轻而易举就能拿到手?关于社团讲师资质认定背后,怎一个“乱”字了得。

  单单作为一个普通退休大妈,丁璇是没有能力安排自己去大学讲课的,她背后依托的是河北省文化研究会理事。这个研究会不仅招募讲师、举办讲座,还操办各种国学班、禅修班、书院,在其官网兜售保健品、粮油食品等三无产品。

  

  ▲女德讲师丁璇的演讲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另外,记者调查还显示,这家研究会隐藏多家注册公司,其秘书长李丹名下或拥有4家公司。而目前,与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类似的地方组织,全国就有600家,多数由政府部门的退休人员担任研究会会长。

  事实上,复盘丁璇近三年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丁璇只是形形色色传统文化研究会里的小角色。讲师们依托研究会站到幕前,赢取远高于自己能力的名或利;背后的研究会,则依靠丁璇他们赚来的名声、社会效应,再结合国学班、禅修班,闷声发财。

  只是有些讲师的水平实在low到尘埃里,一不小心在大庭广众出丑、露怯,被舆论围观后尴尬撤退。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学者不断呼吁中华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本土的回归。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很多传统文化研究会、培训机构应时而动,然而这些机构却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权力的魅影,也缺乏必要的行业标准与约束。眼下这个草莽的市场,该管管了。

  苛求丁璇这样一个退休大妈的学术水准,是对学术的侮辱。她的走红,无关学术,却牵扯出背后的利益链与乱象丛生的传统文化培训市场。

  我们该反思的,是怎样一种学术审核机制,居然能将这样的退休大妈推上大学神圣的讲坛;又是怎样一种传统文化市场,将这样的人推向了舆论的风口、历史的潮头。

  传统文化中的暗黑与糟粕,实在不该再打着“优良传统文化”的旗号,继续为祸一方、扰乱市场。

  文/陈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