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戏新国剧《霸王别姬》。本版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昨日,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公布了本届演出阵容及时间,自10月12日至26日将有21场演出,包括全舞台、半舞台、浸没式原创、音乐剧场等形式的剧目、交响音乐会、室内乐、默剧、电影交响现场音乐会,同时含公益儿童音乐会等13场活动。本届音乐节演出阵容极具亮点:波兰钢琴大师齐默尔曼将首次登上北京舞台,指挥家艾萨-佩卡·萨洛宁、帕沃·雅尔维,大提琴家马友友,英国爱乐乐团等乐迷耳熟能详的知名音乐家和乐团都将悉数登场。

  此外,音乐节创办20年来,艺术总监一职首度出现轮替,昨天余隆宣布从本届音乐节起正式卸任,未来将专职艺术委员会主席,新任艺术总监为目前担任联合节目总监的邹爽,且按照国际惯例,音乐节艺术总监一职将推行轮值制,每届任期4年,任期不超过两届。

  

  中国概念

  开幕戏《霸王别姬》倡“新国剧”

  自2002年为享誉海内外的华人作曲家陈其钢、叶小纲分别举办专场音乐会,音乐节首次提出“中国概念”,此后郭文景、温德清、周龙等人的歌剧代表作先后亮相舞台,中国艺术家的歌剧、音乐剧等作品始终是北京国际音乐节主推的板块。今年“中国概念”的作品形式上有升级,邀请著名歌剧导演陈士争的《霸王别姬》《赵氏孤儿》搬上舞台,其中《霸王别姬》为开幕戏,将于10月12日演出。

  《霸王别姬》根据传统同名京剧改编创作,推出“新国剧”概念,集多媒体、现代舞蹈与大型民乐表演形式于一体,此次北京京剧院的艺术家与著名指挥家胡炳旭都将参演。而10月14日将登台的陈士争音乐剧场作品《赵氏孤儿》则以西方审美风格的舞台表现形式重述中国古典戏剧之美,以简约和象征主义的手法重构东方美学的神韵,剧中主要角色全部由欧美演员扮演,并以英语对白贯穿。此次音乐节上这两部作品将作为“姊妹篇”呈现,希冀在“中国概念”的主题下探索打破东西方审美壁垒,挖掘中国传统剧目中的可能。

  另外今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指挥家谭利华将与北京交响乐团带来中国作品音乐会,其中特别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编配了交响组曲《拥抱新时代》,该组曲囊括了根据《在希望的田野上》、《东方之珠》、《我爱你中国》等著名歌曲改编的管弦乐作品。

  “新”歌剧

  本杰明《切肤之痛》亚洲首演

  歌剧演出依旧在音乐节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今年并没有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剧目,所上演的《奥菲欧》、《消失人的日记》、《切肤之痛》三部作品均为新锐之作。

  其中由作曲家王斐南与音乐节新任艺术总监、歌剧导演邹爽,根据蒙特威尔第同名歌剧改编的浸没式原创歌剧《奥菲欧》,在沿用蒙特威尔第原作音乐主题的基础上,由可移动的乐队和现场电子设备演奏,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来强化作品的戏剧氛围,由此实现巴洛克音乐与21世纪电子乐的跨界。而根据捷克作曲家雅纳切克的声乐套曲改编的音乐剧场作品《消失人的日记》由荷兰作曲家安妮列斯·范·帕里斯作曲,“托尼奖”获得者比利时导演伊沃·冯·霍夫执导。

  三部作品中由英国著名作曲家乔治·本杰明创作的歌剧杰作《切肤之痛》此次将带来“亚洲首演”。该剧2012年在法国普罗旺斯-艾克斯艺术节首演,随后在包括伦敦皇家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巴黎歌剧院等地轮番登台,曾被多个欧美权威歌剧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当代原创歌剧。此次《切肤之痛》将以半舞台版的形式上演,指挥是荷兰指挥家劳伦斯·雷内斯,由上海交响乐团演奏。

  音乐会

  齐默尔曼首登北京舞台

  令北京乐迷最激动的是波兰钢琴家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上图)将首次在北京舞台上亮相,与指挥家萨洛宁执棒的英国爱乐乐团联袂演绎伯恩斯坦《第二交响曲“焦虑的年代”》。齐默尔曼以对作品细致入微、深刻雄辩的演绎而闻名,其所灌录的唱片几乎获得过所有重要录音奖项。早在上世纪80年代,伯恩斯坦曾对齐默尔曼的艺术生涯大力提携,邀请其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灌录了包括勃拉姆斯、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正因如此,尽管多年来齐默尔曼对演出环境要求严苛,登台次数稀少,但在今年他决定登台致敬伯恩斯坦。

  而在交响乐板块,享誉国际乐坛的指挥“双子星”艾萨-佩卡·萨洛宁与帕沃·雅尔维将分别率领英国爱乐乐团、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造访本届音乐节。同时奥地利钢琴大师布赫宾德将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在指挥家杨洋执棒下演绎贝多芬全部五首钢琴协奏曲作品。这也是2001年以来,北京国际音乐节舞台再次上演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

  余隆携马友友亮相闭幕音乐会

  指挥家余隆此次将指挥杭州爱乐乐团与丝绸之路乐团亮相闭幕演出,民乐演奏家吴彤也将参与演出。而本场音乐会最大看点则是大提琴家马友友在阔别多年后重返音乐节舞台,此次他将与琵琶演奏家吴蛮联袂献上由北京国际音乐节、纽约爱乐乐团、杭州爱乐乐团共同委约作曲家赵麟创作的《琵琶、大提琴与管弦乐队协奏曲“逍遥游”》。

  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偲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