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比治病更重要,我们致力于将预防端口前移,利用体检这个临床医学入口,做更多突破。”美年健康董事长、天亿集团董事长俞熔说道。

  既是20年以上的创业老兵,也是投资人的俞熔,于1998年成立天亿投资集团。2004年,俞熔创立美年健康,此后不断扩张业务版图,公司于2015 年和2016年分别收购合并行业领先企业慈铭体检与美兆健康医疗,逐步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预防医学平台和健康需求入口。2015年,美年健康借壳江苏三友,登陆A股上市。

  目前,美年健康在全国 200 多个核心城市拥有 400 余家医疗及体检中心,2018年预计为3000万人次提供专业的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

  在寻找中国创客第四季夏季峰会上,俞熔表示,在医疗AI领域,商业化场景需要将重心前移,从治疗到预防,让预防、筛查场景先落地。峰会之外,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对话俞熔,探讨了他在医疗AI的应用场景,商业化前景上的观点、互联网医疗的结合线上线下的升级转型之路以及他的投资逻辑。

  相比治疗,医疗AI更适合预防筛查

  “AI诊断和治疗的时机还没到,把AI上升到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的维度,大家都有压力,而应用于健康消费类如疾病筛查预测等,落地反而快。”

  寻找中国创客:医疗领域被很多人称为是能够最先实现AI商业化落地的场景。但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影像产品在医院扎堆,闲置率高。在你看来,什么样的场景更适合AI?

  俞熔:能把医疗资源放大的商业模式都有机会。优质的医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长期稀缺,现在中国有几百万名医生,但大家还是希望看其中5%的专家。AI的价值在于,如果有技术路径,把专家智慧标准化、智能化、技术化,就有利于提高专家效率。

  但不是所有的场景都适合AI,普通的感冒不需要AI,常见病有常规的诊断。比如在儿童疾病治疗领域,一般人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跟机器人对话。但像肿瘤筛查方面,因为基层医院误诊率高,AI就可以作为工具帮助医生。因而未来在预防端、筛查、风险评估方面,AI大有可为。

  寻找中国创客:医疗AI领域,商业化一直是难题,怎么样找到付费方?

  俞熔:在医保不能覆盖的情况下,医院的付费意愿并不强,目前各方的付费习惯尚未养成,制约着医疗AI的商业化发展。

  我觉得盈利的突破可以先从预防筛查类项目入手,比如在美年健康的体检项目内,人工智能分析一张胃部的片子,患者付几十块钱得到一个AI报告,消费场景就能慢慢出来,随着算法逐渐成熟,收费场景也会突破。只要能解决痛点,就有价值。例如胶囊胃镜机器人,能够经过AI全影像的搜索和扫描,发现绝大部分的风险隐患,实现体检预防的商业化场景。

  寻找中国创客:为什么疾病预防能够落地,治疗行为实现商业化比较难呢?

  俞熔:AI诊断和治疗的时机还没到,如果把AI上升到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相关的维度,大家都有压力,而应用于健康消费类如疾病筛查预测等,大家愿意买单,落地反而快,可以作为商业化的工具推广,因为涉及诊疗环节需更加谨慎,还需要时间。

  目前来看,大众都希望了解身体健康趋势,以便找到相应指标。AI在疾病的预防筛查上迈出第一步,逐渐在慢病管理领域发展, AI商业化的场景也会逐步变好。

  互联网医疗要与线下实体合作

  “互联网医疗比较适合标准化程度高、长期重复发生的情况,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很多一次性治疗的疾病,互联网的效率和黏性发挥不出来。”

  寻找中国创客:互联网医疗发展到现在,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俞熔:互联网医疗一直为大家所诟病就是因为缺乏线下配合,线上的医疗服务很难完成闭环。轻问诊平台上, 患者向医生咨询相关病症后就下线了,后续的病情治疗等环节与平台无关。 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医疗,叫互联网咨询,不是医疗行为。

  寻找中国创客:线下场景对互联网医疗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你看好它们自建线下场景还是合作?

  俞熔:线下场景在互联网医疗当中不可或缺,我看好具备综合入口的平台化公司,比如有美年健康这样标准化的线下载体做支撑,完成诊疗行为,形成闭环,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线上线下相互协同发展。

  基于我们做线下医疗的经验,我认为互联网医疗应结合线下走合作模式,比如我们的体检机构已经在全国各地投入了大量重资产。如果线上公司这个时候从头再做线下布局,速度也跟不上,等线下布局完了,这个风口已经过去了。

  寻找中国创客:互联网医疗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俞熔:互联网作为一个获客渠道,在互联网医疗发展早期是一种商业模式。时至今日,做大入口大平台的周期已经过去,头部公司也已形成,模式创新的概率已经不那么高了,下一步能有突破的还在于垂直细分领域以及科技创新。

  寻找中国创客:互联网医疗领域,已经有上市的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微医、好大夫在线等众多相对成熟的公司,但到底医疗什么环节的互联网化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俞熔:互联网医疗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比较适合的是一些标准化程度高、长期持续重复发生的情况,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很多一次性治疗的疾病,互联网的效率和黏性发挥不出来。像糖尿病这种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得每半个月检查一次、经常跟医生沟通、调整药物方案,这种循环诊疗更适合互联网医疗。

  投资逻辑:先看市场需要什么

  再去找能够做好这个产品的人

  “核心技术跟流量结合起来,就有机会快速成长,我们提供渠道帮助推广,他们不断迭代技术,技术和流量的结合,这是最棒的模式。”

  寻找中国创客:在下一步的竞争中,你认为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将面临什么样的压力?

  俞熔:下一个阶段的竞争是资本和技术的竞争,技术竞争包括人才。从当下的金融环境来看,融资状况不如上半年,如果在流量、线下及技术这三个领域有欠缺的话,很多公司会面临资金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接下来创业公司拼的可能不光是实力,还要拼耐力,拼在下一步的竞争与淘汰赛中谁能活下来。

  寻找中国创客:哪些公司会在竞争中突围?

  俞熔:未来潜力比较大的是一些在细分领域具备核心技术的项目。例如,智云健康针对糖尿病等慢病,在单病种领域做得很深,吃得很透;安翰医疗的胃镜胶囊机器人,集成了磁控技术、光电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等百余项国际国内专利和400多个元器件,有核心技术与硬件做支撑,可精准检测胃部情况。

  寻找中国创客:目前,天亿集团投资了智云健康、掌中医、大象医生、健康界、华科泰等疾病监测、健康管理领域的公司,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你的逻辑是什么?

  俞熔:我更看重的是与美年健康业务协同互补,具有技术创新门槛而不仅仅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美年健康已经有了平台和流量的竞争力,投资时会优先考虑与美年生态圈匹配度高的项目,因而早期的诊断筛查、基因检测、健康管理、医疗保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项目比较适合。

  核心技术跟我们的流量结合起来,就有机会快速成长,我们提供渠道帮助推广,他们不断迭代技术,技术和流量的结合,这是最棒的模式。我们的投资逻辑不是先看项目和团队,而是反过来由市场导向,先看市场需要什么,再去找能够把这个产品做好的人。

  寻找中国创客:你更倾向于投资什么样的创业者?

  俞熔:我看好有情怀的人,医疗健康行业还是要有一份坚持,因为这个行业不能太着急,没有互联网那么快,有情怀的创业者在面临选择和压力的时候,抗压性会更好一些。

  到现在,投资过的很多创业者都是我多年的朋友,我不担心感情因素影响自己的判断,能够跟创业者一起成长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