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顾志娟)7月26日举行的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明确,要分层分类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7月30日,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翁杰明在国资委通气会上表示,这一部署意味着,下一步混改将更多地在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央企二三级子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中进一步展开。

  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总额8877.9亿元,同比增长23%,6月份单月实现利润突破200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

  资本市场助力降杠杆上半年央企资产负债率下降0.5个百分点

  在降杠杆方面,截至6月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6%,较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同时,中央企业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带息负债规模同比增长4.9%,增速比年初下降2.3个百分点,低于权益增速3.9个百分点。军工、通信等行业负债率持续改善,冶金、发电等行业负债率出现明显下降,建筑行业负债率同比下降。截至6月末,国资委重点管控的企业平均负债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中央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助力降杠杆,取得良好成效。上半年,中央企业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实施股权融资66宗,融资858.14亿元。有18家重要企业签订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总金额约5000亿元,落地金额超过2000亿元。

  翁杰明表示:“目前,中央企业资产总规模达56.4万亿元,每下降0.1个百分点都是很不容易的。”

  国资委严格管控标准,加强分类管控,制定了《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分类管控方案》,按负债率水平高低和带息负债规模大小不同,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特殊情况,对中央企业分类提出管控要求,要求负债率逐步回归管控线和警戒线以下。国资委与中央企业逐户沟通落实管控要求,明确了2020年资产负债率管控工作目标以及分年度管控目标,并就管控目标与中央企业逐户签订降杠杆减负债工作专项目标责任书,目前与各中央企业的责任书签订工作已基本完成。

  “数量上做减法、质量上做加法”推进央企重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先后完成20组38家企业重组,并新组建中国航发、中国铁塔两家公司,中央企业总户数调整至现在的96户。

  央企的重组整合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横向合并”,强化规模效应。例如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合并成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规模稳居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第一,销售收入超过庞巴迪、阿尔斯通、西门子、通用电气轨道交通业务总和。第二种是“纵向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例如中国国电与神华集团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煤电一体化运营,探索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行业发展的煤电矛盾。第三种是 “专业化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例如铁塔公司,由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共同出资组建,整合三大电信运营商的铁塔及相关附属资源,有效减少了重复投资。

  翁杰明表示,重组整合,数量上是做减法,但质量上却是做加法,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产生的是“1+1>2”的效果。例如宝钢和武钢合并而成的中国宝武钢铁,主业2017年共推进77个协同项目,实现协同效益20.33亿元,比预期目标增加100.33%。原武钢股份燃料比、高炉休风率、废次降率等核心技术指标大幅下降,正式员工劳动效率提升11.2%,经营业绩创造历史最优。中国中车集团2015-2017年累计实现境外销售收入比重组前三年增加34.9%。

  按照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十项改革试点”的要求,国资委选择国家电投、中国远洋海运、中国建材3家企业开展兼并重组试点。中国远洋海运由中远、中海重组而成,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宇航介绍,中国远洋海运通过重组整合推动结构调整,措施包括: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主动配置资源支持航运、物流及航运金融作为三大核心产业集群发展;集装箱船队通过重组整合释放协同效力,2017年实现协同效益59.4亿元;另外,通过减少法人单位、压降管理层级持续优化资产结构,集团造船产能缩减335万载重吨,海工产品产能缩减7个,大幅超过目标进度。

  国资委表示,下一步将在更高目标、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去谋划和推动重组工作。一是重点围绕国家战略落实,继续做好集团层面重组,积极稳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二是重点围绕央企整体资源效率提升,通过无偿划转、有偿收购、组建股份制公司等方式,深入推进企业之间的专业化整合;三是重点围绕协同效应发挥,切实加强重组后的内部整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