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俊)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针对统计数据造假的社会关注热点,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称,一些地方搞攀比、争位次。这些年地方GDP总量大于全国核算,统计数据有水分,导致统计数据的公信度受到了怀疑。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统计法执法检查,全国人大财经委具体承担了这次执法检查的组织工作。此次执法检查分成三组,先后去了6个省进行了执法检查,同时还委托了7个省市区进行自查。


尹中卿表示,目前统计法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第一,整个社会统计的法制意识不强,统计造假屡禁不止。一些地方搞攀比、争位次,在源头上对数据弄虚作假,虚报、瞒报、漏报。“这些年地方GDP总量大于全国核算,统计数据有水分,导致统计数据的公信度受到了怀疑,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二,一些基层单位和企业包括居民住户等反映,统计报表多、指标繁、频次多,这加重了基层特别是地方基层政府和企业的负担。


第三,部门统计的标准、方法、口径和数据不一致,出现了数据打架,形成了“数据孤岛”,也有“数据烟囱”,统计信息共享推进缓慢。


第四,对统计违法违纪行为追究不到位。对统计的违法行为处罚偏轻。


第五,统计体系滞后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很多统计指标还是在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确定的,统计指标反映经济建设的多、反映社会发展的少;反映总量速度多,反映结构调整、质量效益这些指标少。对于一些新出现的问题,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四新”,还缺乏比较准确的统计。”尹中卿表示。


新京报记者 王俊 编辑 马瑾倩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