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9)》今天发布。蓝皮书认为,未成年人面临网络违法侵害、不良信息影响、个人隐私泄露、网络沉迷成瘾四大主要网络风险。

 

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蓝皮书称,未成年人受到互联网违法信息侵害的风险正在不断加大,类似“暗网”这样的数字网络和加密数字货币则为最恶劣的剥削和虐待形式提供了条件,包括拐卖儿童和“订制化”的网络性侵儿童行为,网络上的恶意攻击(如威胁、辱骂、勒索等)现象越来越成为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未成年人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为28.89%。未成年人遭遇暴力辱骂信息的最主要场景是社交软件、网络社区、微博和直播平台。

 

不良信息影响包括性、色情和暴力等非适龄的图文影像,宣扬自残、自杀、厌食等不健康行为或危险行为内容,以及某些含有种族主义、歧视或仇恨言论的内容等。网络不良信息所传播的猎奇和暴力内容会引发未成年人的模仿,影响未成年人的价值判断,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调查显示,41.1%的未成年犯认为自己犯罪是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其中,认为受网络暴力恐怖信息影响的占65.5%,受网络淫秽色情影响的占56.4%,受网络虚假信息影响的占24.9%,受价值观扭曲信息影响的占20%。

 

隐私受到侵犯是未成年人在用网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蓝皮书称,未成年人在社会化媒体平台发布照片、上传视频、网络搜索以及浏览商品等行为,会产生包括未成年人身份信息、位置信息、个人偏好等数据。未成年人相关数据被大量采集并通过网络获取、储存,有关方面对隐私数据泄露风险的防控不力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为未成年人数据保护设置强化版的加密规则,也成为许多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隐私保护的普遍方式。

 

蓝皮书指出,网络沉迷已经成为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严重问题。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有着复杂的原因,比如,未成年人自身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渴望得到认同等心理特点使然,相关方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规范管理、合理引导、预防治疗不够等。其中,部分企业在运营中诱导未成年人网络成瘾方面难辞其咎。一些网络视频平台,不仅缺乏针对未成年人的内容分级,更是通过“算法推荐”“奖赏反馈”等成瘾机制的设计,让一些未成年人“根本停不下来”。

 

蓝皮书称,2017年1月6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是我国立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阶段性成果,应尽快推进其发布实施。同时,应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加“网络保护”内容,两者共同构成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律基础。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丹 校对 范锦春